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1dementia,l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过去曾称为多发性梗死型痴呆(multi-infarct1dementia),l近年来病理形态学研究发现,l除了多发性脑梗死性病变外还有其他脑血管病变,l故现已改称为血管性痴呆。

VD发病率与年龄有关,l男性多于女性。导致VD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l但通常认为与卒中的危险因素类似,l如高血压、i冠状动脉疾病、i房颤、i糖尿病、i高血脂、i吸烟、i高龄、i既往卒中史等。

(一)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可参阅第一节。与AD比较,lVD的起病相对较急,l病程可呈阶梯式恶化且波动较大。VD较多出现夜间精神紊乱,l人格改变较少见,l早期自知力存在,l可伴发抑郁、i情绪不稳和情感失控等症状。患者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史或有其它类型脑血管障碍病史,l体格检查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VD认知功能缺损通常较局限,l记忆缺损可能不太严重。

(二)预防与治疗

对VD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可减少VD的发病率。治疗能防止VD患者病情继续恶化,l有时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病情。

首先要控制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i糖尿病、i吸烟、i酗酒和肥胖等,l注意其他危险因素如房颤和颈动脉狭窄等,l华法林(warfarin)可减少卒中伴房颤的危险性。既往有TIA或非出血性疾病致卒中史的患者,l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可减少发病的危险性,l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aspirin)。在卒中或TIA患者伴发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时,l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VD。药物如血管舒张剂(如氢化麦角碱)、i长春花生物碱、i脑代谢药、i银杏叶制剂,l神经保护剂、i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的疗效都不甚肯定。此外,l对伴发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者应给予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