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此类药物包括范围较广,l在化学结构上差异也较大,l但都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有两大类:i巴比妥类(barbiturates)和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

巴比妥类是较早的镇静催眠药,l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分为超短效、i短效、i中效及长效巴比妥类药物。短效及中效巴比妥类药物主要包括司可巴比妥(secobarbital,l速可眠)和戊巴比妥(pen-tobarbital),l临床上主要用于失眠,l滥用可能性最大。

小剂量巴比妥类可抑制大脑皮层,l产生镇静催眠作用;较大剂量可使感觉迟钝、i活动减少引起困倦和睡眠;中毒剂量可致麻醉、i昏迷乃至死亡。巴比妥类诱导的睡眠与正常睡眠的区别在于:i巴比妥类药物能缩短快动眼睡眠,l故服药时的睡眠做梦减少。长期用药者一旦减药或突然停药,l会引起快动眼睡眠反跳,l出现多梦、i噩梦频繁,l严重干扰睡眠,l病人只好再次服用而产生依赖。

人体对巴比妥类药物耐受性发生较快。目前认为巴比妥类能增加微粒体酶的活性,l使之增加对巴比妥类药物的代谢。也有研究证明,l中枢神经系统对这类药物的适应性增强,l也是耐受性产生的机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l对巴比妥类镇静催眠的治疗作用耐受后,l致死量变化并不大。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焦虑、i松弛肌肉、i抗癫癎、i催眠等。不同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时间差异较大,l如地西泮为20~80小时,l而氯羟西泮(lorazepam)仅为10~20小时。由于这类药物安全性好,l即使过量,l也不致有生命危险,l目前应用范围已远远超过巴比妥类药物。

镇静催眠药中毒症状与醉酒状态类似,l表现为冲动或攻击行为、i情绪不稳、i判断失误、i说话含糊不清、i共济失调、i站立不稳、i眼球震颤、i记忆受损,l甚至昏迷。巴比妥类的戒断症状较严重,l甚至有生命危险。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滥用的剂量和滥用时间的长短。在突然停药12~24小时内,l戒断症状陆续出现,l如厌食、i虚弱无力、i焦虑不安、i头痛、i失眠,l随之出现肢体的粗大震颤;停药2~3天,l戒断症状可达高峰,l出现呕吐、i体重锐减、i心动过速、i血压下降、i四肢震颤加重、i全身肌肉抽搐或出现癫癎大发作,l有的出现高热谵妄。苯二氮卓类戒断症状虽不像巴比妥类那样严重,l但易感素质者(如既往依赖者或有家族史者)在服用治疗剂量的药物3个月以后,l如突然停药,l可能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l甚至抽搐。

对于巴比妥类的戒断症状应予充分注意,l在脱瘾时减量要缓慢。以戊巴比妥为例,l每日减量不超过0.1g,l递减时间一般需要2~4周,l甚至更长。国外常用替代治疗,l即用长效的巴比妥类药物,l来替代短效巴比妥类药物,l例如用苯巴比妥替代戊巴比妥(当量关系是30mg苯巴比妥相当于100mg戊巴比妥),l然后每天再逐渐减少5%~10%苯巴比妥剂量,l减药的时间也在2~4周间。苯二氮卓类的脱瘾治疗同巴比妥类类似,l可采取逐渐减少剂量,l或用长效制剂替代,l然后再逐渐减少长效制剂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