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 已有一些研究认为躯体形式障碍与遗传易患素质有关。如Cloninger等(1984)和Sigvardsson等(1986)的寄养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与功能性躯体症状的发病有关。但就目前的资料,l尚不能做出遗传因素对此类疾病影响力度的结论。

2.个性特征 不少研究发现,l这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i固执、i对健康过度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l导致感觉阈值降低,l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l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

3.神经生理 有人认为,l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障碍。个体一般不能感受人体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l因为它们在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等整合机构中被滤掉了,l以保证个体将注意力指向外界,l而不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所纷扰。一旦滤过功能失调,l患者的内激感增强,l各种生理变化信息不断被感受,l久而久之这些生理变化就可能被患者体会为躯体症状。

4.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对疾病的态度、i早年与慢性疾病患者生活在一起是发生躯体化障碍的易患因素。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成人患者的症状常常是他们儿童期所看到的患慢性疾病家属的症状模式。儿童早期的疾病、i童年期受到父母过度的照顾和保护或缺乏照顾都有助于成年后躯体化障碍的形成。

文化因素对躯体化症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i首先是语言的影响,l如尼日利亚的约鲁巴语就没有抑郁一词;其次某些文化取向不太接受个体公开的表达情绪,l关怀和照顾常给予那些有躯体症状的人;此外,l多数国家对精神病人持有偏见和歧视,l这潜在地鼓励人们表现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症状。

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l躯体症状是个体对自身内部或外部环境害怕的替代,l是一种变相的情绪发泄。Parsons(1951)提出了病人角色的概念,l强调社会对病人角色的特权、i补偿等强化效应,l即通过患病,l可以回避不愿承担的责任并取得关心和照顾,l又称继发获益。

认知作用:i由于病人具有敏感、i多疑,l过于关注自身的人格特点,l很多病人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点:i认为自己患有某种尚未诊断出来的疾病。接着是焦虑的增加和频繁地看医生,l这种增加的焦虑导致患者对躯体状况的感知选择性增强,l患者能感受到他们心跳、i胃肠蠕动。这可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l即选择性感知增强导致患者反复求医、i自我监测血压、i脉搏、i大小便等,l一有异常又引发更多的焦虑,l而焦虑又可能导致更多的躯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