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急性应激障碍

(一)概述

急性应激障碍(acute1stress1disorder),l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acute1stress1reaction),l是指以急剧、i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l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l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l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l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l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l症状往往历时短暂,l预后良好,l缓解完全。

急性应激障碍出现与否以及严重程度与个体的心理素质、i应对方式、i当时躯体健康状态等密切相关。

有关急性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很少。仅有的个别研究指出,l严重交通事故后的发生率大约为13%~14%;暴力伤害后的发生率大约为19%;集体性大屠杀后的幸存者中发生率为33%。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的初期为“茫然”阶段,l以茫然、i注意狭窄、i意识清晰度下降、i定向困难、i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为特点;随后,l患者可以出现变化多端、i形式丰富的症状,l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茫然、i激越、i愤怒、i恐惧性焦虑、i抑郁、i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症状,l如心动过速、i震颤、i出汗、i面色潮红等。有时,l患者不能回忆应激性事件。这些症状往往在24~48小时后开始减轻,l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如果症状存在时间超过4周,l应该考虑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还有一种临床亚型,l称为“急性应激性精神病”,l是指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i严重情感障碍为主,l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l较易被人理解。而与个人素质因素关系较小。一般病程时间也不超过1个月。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CCMD-3中,l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

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l并至少有下列1项:i

●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l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

●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l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2.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3.病程标准

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l病程短暂,l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l通常在1月内缓解。

4.排除标准

排除癔症、i器质性精神障碍、i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抑郁症。

(四)治疗与干预

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及时、i就近、i简洁、i紧扣重点。

由于本病由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l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患者尽快摆脱创伤环境、i避免进一步的刺激是首要的;在患者能够接触的情况下,l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l与患者促膝交谈,l对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要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的、i有力的心理应激应对方式,l发挥个人的缓冲作用,l避免过大的伤害;不要避免和患者讨论应激性事件,l而应该让患者详细地回忆事件的经过,l患者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这样的讨论将有助于减少有些患者可能存在的对自身感受的消极评价。要告诉患者,l在大多数情况下,l人们面临紧急意外时,l不大可能做得更令人满意。

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的,l但在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使患者症状较快地获得缓解,l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

【典型病例】

某女,l52岁,l银行干部,l大专文化。

2天前的傍晚,l其子与女朋友在公园里约会时,l被歹徒杀害。当晚,l患者获知噩耗后,l赶往公安机关。在其子及未婚媳妇尸体旁,l患者当即晕厥。数分钟后醒来,l出现言语不连贯,l意识清晰度下降,l不认识亲人,l拒绝承认尸体是自己的孩子。反复念叨:i“他们到外面玩去了,l你们不要开玩笑,l这是什么地方?”“他们不会死的,l他们是和妈妈开玩笑,l想吓唬妈妈的,l他们去旅行结婚了”。给服镇静剂后,l方安静下来。第二天醒来后,l出现情绪波动明显,l时常嚎啕大哭。反复责备自己:i“那天,l我要是把他们留在身边就好了。”对别人的劝解十分反感,l容易被激怒,l情绪波动非常明显。

入院后表现情绪激越,l坐立不安,l不配合,l不愿意多说话,l定向力障碍,l检查不合作,l难以建立正常交谈。

诊断:i急性应激障碍

治疗:i经对症治疗,l结合心理治疗和支持治疗,l3天后意识清晰,l定向力恢复,l可以建立接触,l10天后出院。对应激事件发生后的情况无法全部回忆。建议门诊复诊。

Box111-111大连空难与急性心理应激干预

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国家,l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空难、i海难、i火灾、i地震、i袭击、i疾病,l一桩桩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带来了亲人亡故,l骨肉分离等悲剧。它告诉人们,l生活不仅仅是喜悦,l更有着深深的伤痛和长流不止的泪水,l对有些不幸的人来说,l生活甚至就是灾难本身。

2002年5月7日晚,l我国北方航空公司一架麦道82飞机,l在大连附近海域坠毁,l机上乘客103人,l机组人员7人全部遇难。当时,l我国一些精神卫生学专家就受政府的邀请,l进行了心理干预。这是我国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第一次主动干预集体性心理危机事件。

专业人员在灾难的急性心理应激干预中,l主要有几种作用,l第一是为危机处理机构提供意见和建议;其次是确定那些需要干预的人,l针对个人的干预措施,l如解释支持、i心理治疗,l甚至药物治疗。

专家在大连和北京分别举行了三次集体的心理干预,l有个别严重的人,l还进行个别心理辅导,l帮助他们意识到已经失去的不能失去更多。

根据曾经参加过多次灾难急性心理危机干预的专家介绍,l由于干预及时,l措施得当,l“5.7”空难后,l遇难者家属的失常程度相对要轻很多。一位专家说:i“他们注意力不集中、i有的人感觉无望而麻木;大多数人做不到不去想灾难,l生理上也因为受了太大的刺激而开始头痛、i疲乏、i过敏……在灾难的前提下,l这些失常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