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治疗和预后

人格障碍的治疗较为困难。但有关的治疗手段对行为的矫正仍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1.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药物治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l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如情绪不稳定者少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攻击行为者给予少量碳酸锂,l亦可酌情试用其他心境稳定剂;有焦虑表现者给予少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其他抗焦虑药物。但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和常规使用,l因远期效果难以肯定。有研究报道具有潜在抗冲动作用的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氟西汀对分裂样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有效。

2.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者一般不会主动求医,l常常是在和环境及社会发生冲突而感到痛苦或出现情绪睡眠方面的症状时才非常“无奈”地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与患者深入接触,l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l帮助其认识个性缺陷之所在,l鼓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鼓励和强化等措施,l对患者有益。

人格障碍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l矫正不良习惯。直接改变患者的行为通常相当困难,l但可以让患者尽可能避免暴露在诱发不良行为的处境之中。如攻击性强的人并非在任何场合都出现攻击行为,l羞涩忸怩的人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怕羞。找到激发异常行为的场合或因素对于处理和预防有重要意义。如强迫性人格具有“完美主义”倾向,l可以让其从事紧张程度不高、i责任比较宽松的工作。此外,l要避免不成功的暗示,l提供更多的发展正常人格的机会。

3.教育和训练 人格障碍特别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有一些程度不等的危害社会的行为,l收容于工读学校、i劳动教养机构对其行为矫正有一定帮助。

正常人格随年龄的增长会有一定的变化,l有些人格障碍随年龄的增长也可能逐步缓和。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中年以后尽管仍存在人际关系冲突,l但攻击行为大大减少,l通过积极引导可进一步朝好的方向转化。但总体而言,l人格障碍治疗效果有限,l预后欠佳,l因此在幼年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