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危机干预:危机与危机干预的概念

(一)危机的概念

人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l任何人都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遭遇困难、i应激,l或遭受心理创伤。但实际上应激和创伤的紧急状态本身并不直接构成危机,l只有在主观上认为创伤性事件威胁到需要的满足、i安全和有意义的存在时,l个体才会进入应激状态;而当个体面临逆境,l缺少环境(社会)支持,l缺乏应付技巧,l不能解决问题时,l会产生紧张、i焦虑、i抑郁和失望等情绪问题;由于个体不能承受极度的紧张和焦虑,l发生情绪崩溃或想寻求解脱,l导致情绪失去平衡,l才会进入危机状态。当然,l当人处于应激状态及“最低”的功能状态时,l额外的、i小的刺激也有可能打破平衡,l使其进入危机状态。

危机(crisis)是一种个体运用自己寻常的方式,l不能应对所遭遇的内外困扰时的反应。一般发生于个体遭遇到无法避免的、i强度较大的应激性事件,l动员所具备的应付手段失败时,l存在明显的急性情绪、i认知及行为上的功能紊乱,l个体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经过重新认识和调整,l大多数处于危机情况下的人可以建立新的平衡,l渡过危机。危机的持续时间一般较为短暂,l不超过6~8周。

(二)危机的类型与结局

危机的类型有:i①发展性危机:i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l急剧的变化和转变,l如就业、i移民、i退休等;②境遇性危机:i遭遇罕见或异乎寻常的事件,l如交通事故、i空难、i洪水、i地震与火灾等;③存在性危机:i人生的重大问题,l如目的、i责任、i独立性、i自由、i价值、i意义等。

危机的结局可以分为:i①有效地应付和渡过危机,l获得经验和成长;②暂时渡过危机,l但并没有真正将危机造成的影响解决好,l而是遗留下来一些认知、i行为、i人格问题等,l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再次浮起;③心理、i生理崩溃,l导致物质依赖与滥用、i自杀、i攻击或精神疾病等。

危机的表现与处于急性或延迟性应激障碍的患者类似,l见第十一章的有关内容。

(三)危机干预的概念

危机干预(crisis1intervention)就是对处于心理失衡状态的个体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帮助,l使他们渡过心理危机,l恢复生理、i心理和社会功能水平。危机干预是短程和紧急心理治疗,l本质上属于支持性心理治疗,l是为解决或改善当事人的困境而发展起来的,l以解决问题为主,l一般不涉及当事人的人格塑造。危机干预的时机以急性阶段最为适宜,l干预过程包括通过倾听和关怀,l弄清问题实质,l鼓励当事人发挥自己的潜能,l重建信心来应付面临的问题,l恢复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