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炎症

玻璃体是细菌、i微生物极好的生长基,l细菌等微生物进入玻璃体可导致玻璃体炎,l又称眼内炎(endophthalmitis)。

【病因】

1.内源性11病原微生物由血流或淋巴进入眼内或由于免疫功能抑制、i免疫功能缺损而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i肾盂肾炎等可引起玻璃体的细菌性感染。器官移植或肿瘤病人化疗后或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常发生真菌性感染,l常见的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2.外源性11①手术后眼内炎:i手术后眼内炎可发生在任何内眼手术以后,l如白内障、i青光眼、i角膜移植、i玻璃体切割和眼穿通伤修复等。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l病原菌可存在于眼睑、i睫毛、i泪道内,l手术缝线、i人工晶状体等也可以成为感染源。②眼球破裂伤和眼内异物。

【临床特点】

1.症状11内源性眼内炎症状为视力模糊;手术后细菌性眼内炎通常发生在术后1~7天,l突然眼痛和视力丧失;真菌性感染常发生在手术三周后。

2.体征11①内源性感染通常从眼后部开始,l可同时存在视网膜炎症性疾患。病灶发白,l边界清楚。开始是分散的,l以后变大、i蔓延到视网膜前产生玻璃体混浊(图11-14)。也可发生前房积脓。②手术后细菌感染常有眼睑红肿,l球结膜混合充血,l伤口有脓性渗出,l前房积脓或玻璃体积脓,l虹膜充血。不治疗视力会很快丧失。③手术后真菌感染常侵犯前部玻璃体,l前部玻璃体表面积脓或形成膜,l治疗不及时感染可向后部玻璃体腔和前房蔓延。

【治疗】

1.抗生素或抗霉菌药11取决于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测定的结果,l但最初的给药可基于房水和玻璃体革兰氏染色结果。给药途径:i①玻璃体腔内注药:i万古霉素1.0mg溶于0.1ml、i或丁胺卡那霉素0.4mg溶于0.1ml、i或头孢他啶0.25mg溶于0.1ml,l上述药联合地塞米松0.4mg溶于0.1ml内。②结膜下注射:i万古霉素25mg溶于0.5ml、i或丁胺卡那霉素25mg溶于0.5ml、i或头孢他啶100mg溶于0.5ml,l上述药联合地塞米松6mg溶于0.25ml内。③结膜囊点药:i各种抗生素滴眼液,l可以不同抗生素滴眼液联合使用,l并合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④静脉注射:i同全身抗生素使用原则,l内源性眼内炎的治疗主要通过静脉注射和玻璃体腔注药。

2.玻璃体切割术11玻璃体切割能排除玻璃体腔脓肿,l清除致病菌,l迅速恢复透明度,l并且有利于前房内感染物质的排出,l目前广泛用于眼内炎的治疗。手术开始时可先抽取玻璃体液进行染色和细菌培养染色包括革兰染色、i吉姆萨染色和特殊真菌染色,l以便确定致病菌。

图11-1411眼内炎B超声图像:i显示玻璃体内密集的点状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