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影是一种客观测量眼球屈光状态的方法,l我们利用检影镜将眼球内部照亮,l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l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成分后发生了改变,l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眼球的屈光状态。
检影法是通过对反射光线的主观理解而达到客观判断的结果,l其结果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验光起始参考数据,l但不能直接用于开镜片处方,l因为检影镜的结果并不能表达被检者主观感觉和视觉评定。一个规范的验光必须是客观方法后由主观方法验证,l有经验的验光师通常花几分钟时间做检影,l花较长的时间作主观验光和调整。
检影镜基本可为两种类型:i点状光和带状光,l目前临床上用于验光的普遍为带状光检影镜,l其结构由:i投影系统和观察系统两部分构成。检影时,l检影者持检影镜将发散光斑投射在被检眼眼底,l并沿一定方向来回移动该发散光斑,l然后观察通过被检眼折射后的光斑移动方向,l这样检影者就能判断出被检眼是聚焦在检影者眼平面、i或聚焦在检影者的眼前或眼后,l然后在被检者眼前放置具有一定屈光度数的镜片,l当放置的镜片使被检眼眼底恰好聚焦在检影者眼平面时,l就可以获得被检眼的屈光不正度数。如图17-12从光学角度表达了当入射光线为平行光时,l检影镜位置与眼球光学系统远点的位置所形成的眼底影动与检影镜移动的关系。
观察反射光时,l首先需要判断影动为逆动或顺动,l由此判断被测者眼的远点在测量者的前面或后面。此外,l还可以通过观察其反光的亮度、i影动速度、i映带宽度等辅助准确判断。
人们一般在离被检测眼的一定距离进行检影工作,l在检影中和后,l屈光不正度数的判断一定不能忘记工作镜的作用和计算,l如在50cm,l达到中和的度数为+3.00D,l则该被检者的屈光不正度数为(+3.00D)-(+2.00D)=+1.00D。
图17-1211检影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