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以鼻粘膜肿胀、i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症。

【病理】1鼻腔、i鼻窦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其不同于其他部位的特殊之处:i①年龄因素的影响:i新生儿没有淋巴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l肥大细胞逐渐减少。②鼻腔、i鼻窦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l神经、i血管、i腺体的密度各不相同。

由于神经血管功能紊乱,l鼻粘膜深层动、i静脉慢性扩张,l鼻甲出现肿胀。但浅层血管没有明显扩张,l因此鼻粘膜充血可以不明显。血管和腺体周围有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l粘液腺功能活跃,l分泌物增多,l但粘膜组织无明显增生。

【临床表现】1鼻塞、i鼻涕增多为主要症状,l还可伴有嗅觉减退、i闭塞性鼻音、i鼻根部不适,l头痛等症状。

鼻塞的特点是间歇性和交替性。

间歇性:i白天、i温暖、i劳动和运动时鼻塞减轻,l睡眠、i寒冷、i静坐时加重。运动时,l全身自主神经兴奋,l鼻粘膜血管收缩,l鼻塞减轻。

交替性:i平卧时鼻塞较重,l侧卧时居上侧通气较好,l下侧较重。可能与平卧时颈内静脉压升高有关。侧卧后,l下侧鼻腔出现鼻塞,l可能与肩臂的自主神经反射有关。鼻分泌物主要为粘膜腺体的分泌物,l因含有多量粘蛋白(mucin)多为粘液性,l继发感染后可为粘脓性或脓性。鼻涕可向后经后鼻孔流到咽喉部,l引起咽喉部不适,l出现多“痰”及咳嗽。在小儿,l鼻涕长期刺激可引起鼻前庭炎、i湿疹等。

检查可见双侧下鼻甲肿胀,l不能看清鼻腔内的其他结构。鼻粘膜呈淡红色,l可以没有明显的充血。下鼻甲表面光滑,l湿润,l粘膜柔软而富有弹性,l用探针轻压呈凹陷,l移开后立即恢复。鼻粘膜对血管收缩剂敏感,l滴用后下鼻甲肿胀迅速消退。鼻底、i下鼻道或总鼻道内有粘稠的粘液性鼻涕聚集,l总鼻道内还常有粘液丝牵挂。

【诊断】1依照患者病史及鼻部检查,l确诊不难,l但应注意与其他类型的慢性鼻炎相鉴别。

【治疗】

1.消除致病因素11积极治疗全身疾病;矫正鼻腔畸形,l如鼻中隔偏曲,l结构性鼻炎等;加强身体锻炼,l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l避免过度疲劳。有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l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场所,l并注意戴口罩。

2.局部治疗

(1)血管收缩剂滴鼻:i0.5%~1%麻黄素液,l或0.05%羟甲唑啉,l每日1~2次,l或者只在有明显鼻塞症状时使用。注意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可引起药物性鼻炎,l因此一般不宜超过7d。儿童最好不用或短期使用浓度较低的此类药物。盐酸奈唑啉(滴鼻净)应禁止使用。

(2)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i最常使用的鼻内抗炎一线药物。

(3)微波或超短波可以改善鼻腔的血液循环,l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