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阻塞性喉气管炎

急性阻塞性喉气管炎(acute1obstructive1laryngotracheitis),l又名假性哮吼(pseudocroup),l流感性哮吼,l传染性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病因】1病因尚不清楚,l有以下几种学说:i

1.感染11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本病多发生于流感流行期,l故许多学者认为与流感病毒有关,l与甲型、i乙型和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以及Ⅴ型腺病毒关系较密切。也有学者认为副流感病毒为主要致病因素。除流感外,l本病也可发生于麻疹、i猩红热、i百日咳及天花流行之时。病变的继续发展,l与继发性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常见细菌为溶血性链球菌、i金黄色葡萄球菌、i肺炎双球菌、i嗜血流感杆菌等。Osinusi报道的11例证实的病毒感染者中6例为副流感病毒1~3型,l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l18例血培养中1例阳性,l为克雷伯肺炎杆菌。

2.气候变化11本病多发生于干冷季节,l尤其是气候发生突变时,l故有些学者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因呼吸道纤毛的运动和肺泡的气体交换均须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进行,l干冷空气不利于保持喉、i气管和支气管正常生理功能,l易罹患呼吸道感染。

3.胃食管咽反流11Contencin(1992)报道胃食管咽反流是咽喉疾病的病因。Contencin用双通道PH计监测8例(2个月~7.5岁)复发性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23~24h,lpH计的一个探针置于下段食管,l另一个置于咽部(会厌水平),l结果每例均有胃食管咽反流,l全时相咽部pH值均低于6。

4.局部抵抗力降低11呼吸道异物取出术、i支气管镜检查术,l以及呼吸道腐蚀伤后也易发生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5.体质状况11体质较差者,l如患有胸肺疾病(如肺门或气管旁淋巴结肿大),l即所谓渗出性淋巴性体质的儿童易患本病。

6.C1-酯酶抑制剂(C1-INH)缺乏或功能缺陷,l为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病理】1本病炎症常开始于声门下区的疏松组织,l由此向下呼吸道发展。自声带起始,l喉、i气管、i支气管粘膜呈急性弥漫性充血、i肿胀,l重症病例粘膜上皮糜烂,l或大面积脱落而形成溃疡。粘膜下层发生蜂窝织炎性或坏死性变。初起时分泌物为浆液性,l量多,l以后转为粘液性、i粘脓性甚至脓性,l有时为血性,l由稀而稠,l如糊状或粘胶状,l极难咳出或吸出。

基于小儿喉部及下呼吸道的解剖学特点,l当喉、i气管及支气管同时罹病时,l症状较成人更为严重。气管的直径在新生儿为4~5.5mm(成人为15~20mm),l幼儿每公斤体重的呼吸区面积仅为成人的1/3,l当气管、i支气管粘膜稍有肿胀,l管腔为炎性渗出物或肿胀的粘膜所阻塞时,l即可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1一般将其分为3型。

1.轻型11多为喉气管粘膜的一般炎性水肿性病变。起病较缓,l常在夜间熟睡中突然惊醒,l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喘鸣,l伴有发绀、i烦躁不安等喉痉挛症状,l经安慰或拍背等一般处理后,l症状逐渐消失,l每至夜间又再发生。常在夜间发病的原因,l可能与常伴有急性或亚急性鼻咽炎,l潴留于鼻咽部的黏液夜间向下流入喉,l入睡后粘液积聚于声门,l引起喉痉挛有关。若及时治疗,l易获痊愈。

2.重型11可由轻型发展而来,l也可以起病为重型,l表现为高热,l咳嗽不畅,l有时如犬吠声,l声音稍嘶哑,l持续性渐进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喘鸣,l可出现发绀。病变向下发展,l呼吸困难及喘鸣逐渐呈现为吸气与呼气均困难的混合型呼吸困难及喘鸣。呼吸由慢深渐至浅快。病儿因缺氧烦躁不安。病情发展,l可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及循环系统受损症状,l肺部并发症也多见。

3.暴发型11少见,l发展极快,l除呼吸困难外,l早期出现中毒症状,l如面色灰白,l咳嗽反射消失,l失水,l虚脱,l以及呼吸循环衰竭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l可于数小时或一日内死亡。

局部检查咽部不一定有急性炎症表现。纤维声带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l可见自声门以下,l粘膜弥漫性充血、i肿胀,l以声门下腔最明显,l正常的气管软骨环显示不清楚。气管支气管内可见黏稠分泌物。喉内镜检查不仅可使呼吸困难加重,l还有反射性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险,l因此,l最好在诊断确有困难并做好抢救准备时使用。Bernard提倡对复发性急性喉气管炎病儿在发作间隙期常规行喉内镜检查,l因为75%的病例气道狭窄。有条件时可行电视纤维声带镜检查,l血氧饱和度检测对诊断也很有帮助。对反复发作的急性喉气管炎可行pH计监测胃食管咽反流。胸部听诊呼吸音减低,l间有干啰音。肺部透视有时可见因下呼吸道阻塞引起的肺不张或肺气肿,l易误诊为支气管肺炎。同时应行分泌物及血液的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l以便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诊断和鉴别诊断】1根据上述症状,l尤其当高热传染病之后,l病儿出现喉梗阻症状,l表明病变已向下发展。结合检查,l常可明确诊断。须与气管支气管异物、i急性细支气管炎、i支气管哮喘、i百日咳、i流行性腮腺炎、i猩红热等相鉴别,l与喉白喉、i急性感染性会厌炎的鉴别参见下表。

1.气管支气管异物11见前节。

2.急性细支气管炎11多见于婴儿,l有发热、i咳嗽、i多痰、i气急及呼吸困难,l临床症状酷似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l但一般无声嘶,l呼气时相较吸气时相明显增长。可闻及呼气哮鸣音及中小湿啰音,l无明显的喉梗阻症状。

3.支气管哮喘11病儿有反复发作病史,l常突然发作,l有哮喘及呼气性呼吸困难,l无声音嘶哑,l可闻及呼气哮鸣音。麻黄素、i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药能使之缓解。

4.百日咳11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后,l先附着在喉、i气管、i支气管、i细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上,l在纤毛丛中繁殖并释放内毒素,l导致柱状纤毛上皮细胞变性,l增殖的细菌及产生的毒素使上皮细胞纤毛麻痹,l蛋白合成减少,l使粘稠分泌物不易排出。滞留的分泌物又不断刺激呼吸道末梢神经,l引起痉挛性咳嗽。临床上以日益加重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特征。咳嗽发作时,l连续10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l继而深长的吸气以满足肺换气的需要,l吸气时空气急速通过痉挛狭窄的声门而发出犬鸣样吸气声,l紧接着又是一阵痉挛性咳嗽,l如此反复发作,l可持续数分钟,l直到排除大量潴留的粘稠痰液。咳嗽一般以夜间为多,l多为自发,l也可因受寒、i劳累、i吸入烟尘、i情绪波动、i进食、i通风不良、i检查咽部等诱发。咳嗽发作前可有喉痒、i胸闷等不适,l痉挛性咳嗽发作时常使患者恐慌。年龄小、i体质弱、i咳嗽重者常易并发支气管炎及肺炎、i百日咳脑病、i心血管损害而危及生命。很少并发急性喉炎。由于咳嗽剧烈,l可引起喉部不同程度的损伤。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l镇静剂能减少因恐惧、i忧虑、i烦躁而诱发的痉挛性咳嗽。

5.流行性腮腺炎11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唾液管的周围、i腺体及间质中有局限性的淋巴细胞浸润。临床以腮腺的急性肿胀、i疼痛为特征,l多侵犯儿童,l常伴发脑膜炎、i胰腺炎及睾丸炎等。预后良好,l有极个别遗留永久性耳聋及睾丸萎缩后失去生育能力,l并发急性喉炎者极少。

6.猩红热11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菌主要通过M蛋白,l红疹毒素,l透明质酸酶,l溶血素“O”、i“S”,l粘肽等生物致病因子作用于易感者机体,l引起感染性、i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临床特征为发热、i咽峡炎,l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l部分病人疹退后有皮肤脱屑。少数病人后期可出现心肾并发症。猩红热并发急性喉炎的较少,l多属早期征象。可并发喉梗阻,l亦可发展成为弥漫性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治疗】1对轻型者,l治疗同小儿急性喉炎,l但须密切观察。对重症病例,l治疗重点为保持呼吸道通畅。

1.给氧、i解痉、i化痰、i解除呼吸道阻塞,l对喉梗阻或下呼吸道阻塞严重者须行气管切开术,l并通过气管切开口滴药及吸引,l清除下呼吸道粘稠的分泌物。中毒症状明显者,l须考虑早行气管切开术。

2.立即静滴足量敏感的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开始剂量宜大,l呼吸困难改善后逐渐减量,l至症状消失后停药。

3.抗病毒治疗。

4.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湿度70%以上,l温度18~20℃为宜)。

5.忌用呼吸中枢抑制剂(如吗啡)和阿托品类药物,l以免分泌物更干燥,l加重呼吸道阻塞。

6.胃食管咽反流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是一种生理现象,l出生1年后随括约肌功能及胃-食管角的发育成熟,l食物由稀变稠而逐渐消退。治疗措施有:i①在睡眠时可抬高床头,l减少胃酸反流;②低脂饮食,l避免睡前进食;③必要时加用降低壁细胞酸分泌的药物、i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i氢离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i胃肠蠕动促进剂(西沙必利);④重者甚至可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