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喉炎:慢性萎缩性喉炎

萎缩性喉炎(atrophic1laryngitis)亦名干性喉炎或臭喉症(ozena1of1the1larynx),l因喉粘膜及黏液腺萎缩,l分泌减少所致。中老年女性多见,l经常暴露于多粉尘空气中者更为严重。

【病因】1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目前病因仍不十分清楚,l多数学者认为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l可能与内分泌紊乱、i自主神经功能失调、i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有关。或因各种原因导致粘膜及粘膜下组织营养障碍,l分泌减少。继发性多为萎缩性鼻炎、i萎缩性咽炎、i咽喉部放疗及长期喉部炎症引起。也可为Sjogren综合征的一部分。

【病理】1喉粘膜及粘膜下层纤维变性,l粘膜上皮化生,l柱状纤毛上皮渐变为复层鳞状上皮,l腺体萎缩,l分泌减少,l加之喉粘膜已无纤毛活动,l故分泌液停滞于喉部,l经呼吸空气蒸发,l可变为脓痂。除去痂皮后可见深红色粘膜,l失去固有光泽。可有浅表的糜烂或溃疡。病变向深层发展可引起喉内肌萎缩。炎症向下发展可延及气管。

【临床表现】1主要症状有:i

1.喉部有干燥不适,l异物感,l胀痛。

2.声嘶11因夜间有脓痂存留,l常于晨起时较重。

3.阵发性咳嗽11为其主要症状。分泌物粘稠、i结痂是引起阵发性咳嗽的原因,l常咳出痂皮或稠痰方停止咳嗽,l咳出的痂皮可带血丝,l有臭气。咳出脓痂后声嘶稍有改善,l但常使喉痛加剧。

【检查】1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慢性充血、i发干,l喉腔增宽,l黄绿色脓痂常覆于声带后端、i杓间区及喉室带等处,l去除后可见喉粘膜呈深红色,l干燥发亮如涂蜡状。如喉内肌萎缩,l声带变薄、i松弛无力,l发音时两侧闭合不全,l故发声漏气,l声音沙哑,l说话费力。少数患者气管上端亦显相同病变。继发于萎缩性鼻炎、i咽炎者可见鼻腔、i咽腔增宽,l粘膜干燥。也可进一步用纤维声带镜或电子喉镜观察。

电声门图多表现为闭相缩短或无闭相,l波峰变矮。

【诊断与治疗】1根据以上特点,l常易诊断,l但应积极寻找病因,l进行病因治疗。一般治疗可予碘化钾30mg13次/d或氯化镓口服,l刺激喉粘液分泌,l减轻喉部干燥。蒸气雾化或用含有芳香油的药物,l口服维生素A、iE、iB2等。有痂皮贴附时可在喉镜下湿化后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