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廓畸形

先天性耳廓畸形(congenital1malformation1of1auricula)是第一、i二鳃弓发育畸形所致。胚胎第6周在第一鳃弓和第二鳃弓上形成的6个丘样结节,l逐渐隆起,l融合、i卷曲,l至胚胎第三个月,l合成耳廓雏形。其中第一结节发育为耳屏及耳垂的前部,l第二、i三结节成为耳轮脚,l第四、i五结节成为对耳轮,l第六结节成为对耳屏及耳垂的后部,l第一、i二鳃弓之间的鳃沟中央的上半部将形成耳甲、i下半部成为屏间切迹,l随胚胎发育,l耳廓体积增大,l至出生后九岁时可近成人状。在胚胎三个月内受遗传因素,l药物损害或病毒感染,l均可影响耳廓发育致出现畸形。畸形可表现为位置、i形态及大小异常三类,l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

【分类】

1.移位耳 耳廓的位置向下颌角方向移位,l其耳道口亦同时下移,l且常伴有形态和大小变化。

2.隐耳 为耳廓部分或全部隐藏在颞侧皮下,l不是正常45°角展开,l表面皮肤可与正常相同,l软骨支架可以触及,l形态基本正常或略有异常。

3.招风耳(protruding1ear) 耳廓过分前倾,l至颅耳角接近90°谓之。

4.猿耳(macacus1ear) 人胚胎第5个月的一段时间内,l在耳廓上缘与后交界处有一向后外侧尖形突起,l相当于猿耳的耳尖部,l一般至第6个月时已消失,l若有明显遗留,l状似猿耳,l属返祖现象;若有部分遗留称为达尔文结节。

5.杯状耳(cup1ear)11对耳轮及三角窝深陷,l耳轮明显卷成圆形,l状似酒杯而得名,l其体积一般较正常为小。

6.巨耳(macrotia)11耳部整体成比例增大者少,l多为耳廓的一部分或耳垂过大。

7.副耳(accessory1auricle)11除正常耳廓外,l在耳屏前方或在颊部、i颈部又有皮肤色泽正常之皮赘突起,l大小和数目形态多样,l内可触及软骨,l部分形似小耳廓,l系第一、i二鳃弓发育异常所致,l此类病例常伴有其他颌面畸形。

8.小耳(microtia) 耳廓形态、i体积及位置均有不同程度的畸形,l且常与耳道狭窄、i闭锁及中耳畸形伴发。按畸形程度可分三级:i

(1)第一级:i耳廓形体较小,l但各部尚可分辨,l位置正常,l耳道正常或窄小,l亦有完全闭锁者。

(2)第二级:i耳廓正常形态消失,l仅呈条状隆起,l可触及软骨块,l但无结构特征,l附着于颞颌关节后方或位置略偏下,l无耳道,l且常伴中耳畸形。

(3)第三级:i在原耳廓部位,l只有零星不规则突起,l部分可触及小块软骨,l位置多前移及下移,l无耳道,l常伴有小颌畸形,l中耳及面神经畸形,l少数可伴Branchio-oto-Renal(BOR)腭弓发育畸形综合征,l此为早期发育障碍所致,l发病率较低,l约为外耳畸形的2%左右。

【诊断】1应询问患者家庭中有无类似病例及母亲妊娠时有无染病或服药史,l耳廓病变,l根据视、i触所见即可确诊,l但应作全面检查,l排除其他伴发畸形,l为明确是否伴有中耳、i面神经及内耳畸形,l按需要安排:i

1.听功能检查

(1)音叉试验:iWeber试验:i内耳正常偏患侧,l内耳不正常可偏健侧。

Rinne试验:i内耳正常为阴性,l内耳不正常可为阳性。

(2)电测听:i纯音气骨导测试,l内耳功能正常者呈传导性聋曲线,l内耳功能不正常者呈感音神经性聋曲线。

2.影像检查 耳部X光片和CT检查,l可以确定骨性外耳道、i乳突气房、i鼓室、i听骨链及内耳结构是否存在、i大小及形态是否正常。

【治疗】1因耳廓形态奇异,l影响外观要求治疗者,l可根据病情于9岁以后(最佳为15岁以后)安排行整形手术矫治之,l但双耳重度畸形伴耳道闭锁者,l为改善听力,l可在学龄前行耳道及鼓室成形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