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耳道内耵聍(cerumen)聚积过多,l形成较硬的团块,l阻塞于外耳道内,l称耵聍栓塞(impacted1cerumen),l可影响听力。
【病因】1在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内有耵聍腺,l其分泌的分泌物叫耵聍。在我国大部分人是干性耵聍,l成片状,l这种耵聍可随头位的改变或运动,l以及下颌关节的活动向外脱落;另有部分人的耵聍粘稠,l称油性耵聍,l不易脱出。正常情况下,l耵聍对外耳道和鼓膜有保护作用。如因下列原因,l耵聍在外耳道内堆积,l凝结成块,l堵塞外耳道,l就成为耵聍栓塞。
1.尘土杂物进入外耳道构成耵聍的核心。
2.外耳道因各种刺激致耵聍分泌过多。
3.外耳道畸形、i狭窄、i瘢痕、i肿瘤、i异物等妨碍耵聍向外脱落,l而在外耳道内堆积。
4.油性耵聍。
5.耵聍变质。
6.老年人肌肉松弛,l下颌关节运动无力,l外耳道口塌陷。老年男性外耳道外端的耳毛变得更粗更大,l影响耵聍向外脱落;而且,l老年人耵聍腺萎缩,l耵聍变干燥,l不易脱落。
7.近有文献报道智力迟钝者也易患耵聍栓塞。
【临床表现】
1.症状11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无症状,l可有局部瘙痒感。耵聍完全堵塞外耳道时,l耳闷胀不适,l伴听力下降,l有时可有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耳鸣。可伴眩晕,l下颌关节活动时可有耳痛。进水膨胀后有胀痛,l伴感染则疼痛剧烈。
2.检查11耳镜检查外耳道内有棕黑色团块,l触之很硬,l与外耳道壁可无间隙。
听力检查为传导性听力损失。近有文献报道外耳道耵聍栓塞影响老年人的听力和认知状态。
如伴发感染外耳道皮肤红肿,l可有脓液。
如伴有眩晕者可见自发性眼震。
【诊断和鉴别诊断】1外耳道耵聍通过耳镜检查一般不难诊断,l但需与外耳道胆脂瘤和外耳道表皮栓相鉴别,l它们的处理方法有明显不同。
外耳道胆脂瘤是外耳道损伤后,l或皮肤的炎症,l使生发层的基底细胞生长旺盛,l角化上皮细胞加速脱落,l且排出受影响,l在外耳道内堆积过多,l形成胆脂瘤。
外耳道表皮栓是外耳道内阻塞性角化物的聚集。
亦有认为耵聍栓塞使外耳道皮肤充血,l促进表皮脱落,l又因耵聍栓塞,l脱落上皮无法排出,l在外耳道内堆积形成外耳道胆脂瘤。
【治疗】1外耳道耵聍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取出之,l但由于外耳道弯曲,l皮下组织少,l很容易引起病人疼痛,l因此,l既要取出耵聍,l又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l还尽量不引起病人的疼痛,l有时并非易事,l常用的方法是:i
1.耵聍钩取出法11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上壁与耵聍之间轻轻插入到外耳道深部,l注意不要过深,l以防损伤鼓膜,l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钩住耵聍,l一边松动,l一边缓慢向外拉动,l将其取出。也有人主张在耵聍与外耳道之间滴入油剂润滑,l再用耵聍钩取出。如果此法不能取出,l或患者不能配合,l则可以采用下法。
2.外耳道冲洗法11所谓外耳道冲洗是指先用滴耳剂完全软化耵聍后用水将耵聍冲出。常用的滴耳剂是3%~5%的碳酸氢钠溶液,l每2h滴一次,l3d后用温水(水温与体温相近)将耵聍冲出(见第五篇第四章第二节)。现在耳鼻喉科检查台都附有加温水的装置和冲洗装置。
如有外耳道狭窄,l或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l不能采用冲洗法。
3.吸引法11如遇不能用冲洗法取出耵聍的病人,l可在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用吸引器慢慢将耵聍吸出。
要注意无论是用耵聍钩取出法,l冲洗法,l还是用吸引法,l操作都要轻柔,l不要损伤外耳道皮肤和鼓膜,l如不慎损伤了外耳道皮肤,l一定要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