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概论

标准的正常人耳,l能听到频率为20~20000Hz,l声强为0dB的声音,l人类言语频率通常在500~3000Hz之间。由于环境和体内的原因,l人的听觉功能容易受到损害。耳聋为人耳听觉功能损失的总称。

人体听觉系统中的传音、i感音或分析综合部位的任何结构或功能障碍,l都可表现为听力不同程度减退,l人们习惯把轻者称为重听(hypoacusis;hard1of1hearing),l把重者称为聋(deafness;hearing1loss)。在临床上统称为聋病。

双耳为人体接受声音信号的唯一器官,l人类凭听觉感受周围环境及自身发出的一切声音刺激,l认知彼此道出的言语,l并在此基础上,l建立人类独有言语交谈和文字记录形式。文字是记录语音的符号,l在拼音文字中尤其如此。言语和文字共同构成了现代人类交流感情、i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工具;同时,l也是人类进行思考、i推理和记忆的工具,l是抽象思维活动的载体。

听觉在言语形成中起着接受语声刺激,l进行模仿以及监测和校正自身发声的双重作用。听觉障碍者在不同程度上失去接受声音信号的能力或只能获得畸变的声音信号,l也丧失相应的自我监测和自我校正的能力,l以至不同程度地阻碍言语功能的建立和完善。重度先天性聋或婴幼儿期失去听力者,l无从接受言语信号,l更无自身言语反馈,l如无特殊训练,l终将成为聋哑(deafmutism);在言语形成之后失去听力者,l称为语后聋(postlingual1deafness),l因为失去听觉反馈能力,l对自己发出声音不能正确地监测和校正,l表现为发音失准,l言语清晰度下降,l语音单调且常常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嗓音与环境需求不协调。

听觉丧失这种生理缺陷,l阻隔了学习和社交的正常途径,l给患者带来的不只是生活、i学习和工作上的困难,l同时还伴有精神心理创伤。因此,l耳聋,l不能只理解为一个感官功能的缺陷,l必须注意言语接受与表达障碍,l除影响学习与社交活动之外,l还对人的思维方式、i智能结构、i精神心理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防聋和治聋问题,l必须从社会心理医学的高度来认识,l遵照循证医学的方法,l动员科学技术及社会组织的能力去解决。

【发病率】1长久以来,l人们对耳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l其实,l耳聋的发病率很高。据人口调查统计,l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先天性聋儿;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者在人群中的比例,l青年期1%,l45~64岁为14%,l65~75岁为30%,l75岁以上者为50%。全球约有7亿人口,l听力损失在中等程度以上(听阈>55dB)。我国有听力言语残疾者达2700万人,l其中聋哑人200多万,l并以每年3万多的数量在增长。耳聋给个人、i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负担。如何降低耳聋的发病率和及时发现、i早期治疗,l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耳聋分类】1按病变性质和部位分类,l可分为器质性聋(organic1deafness)和功能性聋(functional1deafness)两大类。器质性聋可按病变部位分为传导性聋(conductive1deafness)、i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1deafness)和混合性聋(mixed1deafness)三种。感音神经性聋可细分为感音性聋(sensory1deafness),l其病变部位在耳蜗,l又称为耳蜗性聋(cochlear1deafness);以及神经性聋(nervous1deafness),l因病变部位在耳蜗以后的诸部位,l又称为蜗后聋(retrocochlear1deafness)。功能性聋因无明显器质性变化,l又称精神性聋(psychogenic1deafness)或癔症性聋(hysterical1deafness)。

按发病时间分类,l可以出生前后划分为先天性聋(congenital1deafness)和后天性聋。以语言功能发育程度划分为语前聋(prelingual1deafness)和语后聋。先天性聋按病因不同可分为遗传性聋(hereditary1deafness)和非遗传性聋两类。

【耳聋分级与评残标准】1临床上常以纯音测听所得言语频率听阈的平均值为标准。言语频率听阈平均值各国计算方法不完全一致。我国法定为以500Hz、i1000Hz、i2000Hz三个频率为准,l有的国家还将3000Hz或4000Hz列入统计范围。

耳聋分级,l以单耳听力损失为准,l分为五级:i①轻度耳聋:i听低声谈话有困难,l语频平均听阈<40dB;②中度耳聋:i听一般谈话有困难,l语频听阈在41~55dB;③中重度聋:i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l语频听阈56~70dB;④重度耳聋:i需要耳旁大声说话才能听到,l听阈在71~90dB之间;⑤极度耳聋:i耳旁大声呼唤都听不清,l听阈>90dB。

耳聋评残以双耳听力损失加成计算,l详见内耳声损伤噪声性聋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