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淋巴结结核

颈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1of1cervical1lymph1nodes)俗称“瘰疬”。过去在我国比较常见。

【感染途径】

1.扁桃体或咽部结核病灶内的结核菌经淋巴管侵入颈淋巴结,l颈上淋巴结大多首先受累。

2.肺结核内的结核杆菌随血行播散至颈淋巴结,l循此途径传播者常为双侧淋巴结。

3.肺门淋巴结结核经纵隔淋巴结蔓延,l常首先侵犯颈下淋巴结。

4.淋巴结内微小的陈旧性结核灶,l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复燃。

【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11因病理类型不同而异。

(1)结节型:i一侧或两侧淋巴结无痛性肿大,l开始体积较小,l如蚕豆大,l散在分布,l活动,l质地较硬,l可有压痛。

(2)浸润型:i病变淋巴结逐渐增大,l疼痛,l因与周围组织粘连,l故活动受限,l且粘连成串,l有压痛。

(3)脓肿型:i淋巴结中心干酪样坏死、i液化,l形成皮下冷性脓肿。伴继发感染时,l局部皮肤充血、i肿胀、i有明显压痛。

(4)溃疡瘘管型:i脓肿若自行破溃或被切开,l稀薄脓液流出,l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

2.全身表现11轻者可无任何全身不适,l重者会出现如低烧,l乏力,l盗汗,l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

【诊断和鉴别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及肺部或纵隔存在的结核病灶,l应高度疑及本病。病变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一般可确诊。诊断困难者,l可摘除病变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有条件者可取穿刺液或组织作PCR检测。本病应注意和慢性淋巴结炎,l恶性淋巴瘤,l转移癌等颈部包块鉴别。

【治疗】

1.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11如异烟肼(INH)加利福平(RFP),1或在此基础上加链霉素(SM)或乙胺丁醇(EMB)强化,l疗程9~12个月。

2.局部治疗

(1)封闭疗法:i可用5%INH16ml加0.5%普鲁卡因(Procain)10ml封闭病变淋巴结周围,l2次/周;或5%INH12ml加SM10.5g加Procain12~4ml封闭,l2次/周,l1个月为一疗程。

(2)手术治疗:i对结节型或浸润型淋巴结结核经全身抗结核治疗后仍不缩小,l或非典型分枝汗菌性淋巴结炎者,l均应切除病变淋巴结。对脓肿型应切开引流,l清除干酪样组织后,l脓腔内撒布SM粉1~3g,l或置入浸有5%INH之纱条。已形成窦道者,l应将窦道彻底切除之。

(3)中医瘰疬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