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强直:颌间挛缩

【病因】

主要由外伤和感染所致。外伤包括面颊部大范围的撕脱伤、i火器伤、i开放性骨折,l如上颌结节部或下颌升支部的骨折或火器伤等造成颌间瘢痕挛缩。

感染包括口内大面积溃疡,l严重的放线菌病累及面部和颌骨。牛皮癣、i大疱性表皮松解等皮肤病伴发面部皮肤瘢痕条索,l少见的坏疽性口炎,l包括由麻疹、i猩红热等传染病并发的坏疽性口炎造成颌间软组织瘢痕挛缩。上、i下颔骨骨髓炎出现进行性骨化,l继发颌间挛缩,l导致下颌运动受限。

头颈部肿瘤因接受大剂量放射线照射,l造成上、i下颌之间软组织广泛地纤维化,l也可导致颌间瘢痕挛缩。烧伤、i烫伤以及化学灼伤导致面颊部组织大面积瘢痕形成。口腔黏膜由于进食槟榔等,l导致纤维变性,l面颊部以及口内手术以及植皮方法不当可导致颌间瘢痕形成,l影响下颌运动。

【临床表现】

颌间挛缩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张口。下颌侧向运动受限根据颌间纤维瘢痕的范围以及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有面部皮肤外伤和感染史的病例,l面部有明显的瘢痕、i缺损畸形以及因瘢痕收缩引起的面部畸形。开放性骨折,l特别是位于牙槽突部骨折可使牙排列紊乱。口内可有瘢痕条索。因关节结构本身未受累,l所以髁突有一定的活动度,l只有颌间瘢痕条索时,l髁突活动度减弱,l如有颌间骨性粘连,l髁突活动度可消失,l但侧向运动时有一定活动度。发生在发育期以后的颌间挛缩主要表现为张口困难,l而在发育期前的病例,l可伴有面部发育畸形和颌关系紊乱。

【诊断】

有面颊部外伤,l开放性骨折、i感染、i物理与化学性损伤、i放射治疗和手术史。关节外病变所致的张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张口,l颌间可触及范围不等的瘢痕条索,l耳前区触压患侧,l髁突活动度减弱或消失。根据不同病因和发病时间可有或无面部畸形以及颌关系紊乱。

纤维性颌间挛缩其瘢痕病变组织位于口腔黏膜和颊部各层软组织或面颊部皮肤。少数病变是由口腔周围洞穿性缺损边缘的瘢痕所致。这些病变常常伴发面颊部、i口内及上下颌之间不同程度的畸形。骨性颌间挛缩是在上下颌骨之间或在下颌骨与颧骨颧弓之间形成骨性粘连。骨性粘连大多伴有软组织的瘢痕挛缩和颌面部软、i硬组织的缺损和畸形。

关节X线片见关节间隙清楚,l关节结构无明显破坏。存在骨性粘连的病例,lX线片可见上、i下颌间间隙变窄,l有密度增高或骨性融合,l喙突与上颌结节以及颧骨呈骨性融合或上颌结节与下颌升支部位呈骨性融合。

【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l手术切除上、i下颌间,l喙突与上颌结节、i颧骨之间以及关节囊外的纤维瘢痕条索和骨性粘连。植皮或用皮瓣修复创面,l术中使用开口器,l使开口度达到最大程度。手术后坚持开口训练。

对伴有面部缺损畸形可与上述手术同期进行皮瓣修复,l对面部畸形者可行正颌手术或植入骨组织以及生物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