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期发现,l正确诊断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关键。在临床上,l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易误诊为牙龈炎、i损伤性溃疡、i上颌窦炎、i颌骨骨髓炎、i结核等,l从而使患者延误或失去治愈的机会。因此,l在肿瘤诊断过程中,l首先要区别肿瘤或非肿瘤疾病(如炎症、i寄生虫、i畸形或组织增生所引起的肿块);其次,l要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见下表。

(一)病史采集

重点应查询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i确切的部位、i生长速度以及最近是否突然加速生长,l这在区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和确定晚期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均有帮助。遇有可疑症状。应抓住不放,l不可忽视患者的任何一个主诉。

(二)临床检查

望诊和触诊在临床检查中占重要位置。望诊可了解肿瘤的形态、i生长部位、i大小以及有无功能障碍。触诊可了解肿瘤的边界、i质地、i活动度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颊、i口底、i舌等深部肿瘤应进行双手触诊;听诊对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当怀疑是恶性肿瘤时,l应常规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触诊检查,l以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l同时应对患者全身重要脏器进行检查,l以排除肿瘤的远处转移。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摄片主要用以了解骨组织肿瘤的性质以及软组织肿瘤对骨组织的侵犯程度,l例如,l原发性颌骨内癌,l颌骨X线摄片表现为颌骨中央底大口小、i呈虫蚀状的骨质破坏区。如为牙龈癌,l则表现为底小口大、i以牙槽骨为中心向底部破坏。

对恶性肿瘤还应常规行胸部摄片,l检查肺部有无转移。造影检查,l例如唾液腺造影、i颈动脉造影、i瘤(窦)腔造影等均可协助确定肿瘤的性质、i范围,l为治疗提供参考。

计算机体层扫描片(CT)、i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DSA)对口腔颌面部深部肿瘤的诊断,l特别是MRI对深部软组织肿瘤的分辨率十分精确,l同时也提供了手术范围的精确性。

2.超声体层检查 通常采用B型超声探测仪。对口腔颌面部囊性肿瘤和软组织肿瘤,l能较准确地提示有无肿块或肿块大小。此外,l由其声像图的边界清晰度和肿瘤内光点分布的均匀与否,l皆为判断肿块良性与恶性的证据。

(四)穿刺及细胞学检查

适用于对肿块扪诊时有波动感或深部软而界限欠清的肿块的检查,l如深部血管瘤穿刺可吸出可凝固的血液;囊肿穿刺可吸出液体,l有时涂片检查可见胆固醇结晶。

近年来对唾液腺或某些深部肿瘤,l也可用6号针头行穿刺细胞学检查,l或称“细针吸取活检”,l此法区别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可达95%,l但有时对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难以完全肯定。

(五)活组织检查

系从病变部位取一小块组织制成切片,l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l以确定病变性质、i肿瘤的类型及分化程度等。这是目前比较准确可靠的、i也是结论性诊断方法;但也应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方法综合分析,l才能更正确地作出诊断。活组织检查必须正确掌握,l因为不恰当的活组织检查不但增加患者痛苦,l而且促使肿瘤转移,l影响治疗效果。如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不应作普通病理检查,l至多采用冷冻病理,l既有助于诊断,l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扩散。

(六)肿瘤标志物检查

随着生物化学、i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i细胞工程学及遗传工程学等相应检测技术的发展,l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i尿或其他体液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l这类物质通常以抗原、i激素、i受体、i酶、i蛋白质以及各种癌基因等的形式出现,l由于这些产物多由肿瘤细胞产生、i分泌和释放,l故被称为“肿瘤标志物”。因此有时根据血液及尿的化验,l不仅可了解患者全身情况,l还可以协助对肿瘤的诊断。如患恶性肿瘤患者常有血沉加速、i黏蛋白增高;晚期骨肉瘤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增高;多发性浆细胞肉瘤患者血浆球蛋白增高,l尿内可发现凝溶蛋白(亦称本-周蛋白);恶性黑色素瘤全身转移时,l尿中黑色素试验可呈阳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