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瘤样病变

(一)色素痣

1.皮内痣 为大痣细胞分化而来,l是更成熟的小痣细胞,l并进入真皮及其周围结缔组织中。

2.交界痣 痣细胞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l呈多个巢团状,l边界清楚,l分布距离均匀;每一巢团的上一半在表皮的底层内,l下一半则在真皮浅层内。这些痣细胞为大痣细胞,l色素较深。

3.复合痣 在痣细胞进入真皮的过程中,l常同时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l为上述两型痣的混合形式。

【临床表现】

交界痣为淡棕色或深棕色斑疹、i丘疹或结节,l一般较小,l表面光滑、i无毛,l平坦或稍高于皮表。一般不出现自觉症状。突起于皮肤表面的交界痣容易受到洗脸、i刮须、i摩擦与损伤的刺激,l并由此可能发生恶性变症状:i如局部轻微痒、i灼热或疼痛;痣的体积迅速增大;色泽加深;表面出现感染、i破溃、i出血,l或痣周围皮肤出现卫星小点、i放射黑线、i黑色素环;以及痣所在部位的引流区淋巴结肿大等。恶性黑色素瘤多来自交界痣。

一般认为,l毛痣、i雀斑样色素痣均为皮内痣或复合痣。这类痣极少恶变,l如有恶变亦系来自交界痣部分。

【治疗】

面部较大的痣无恶变证据者,l可考虑分期部分切除,l容貌、i功能保存均较好,l但不适用于有恶变倾向者。也可采用全部切除,l邻近皮瓣转移或游离皮肤移植。如怀疑有恶变,l应采用外科手术一次全部切除送病理活检;手术应在痣的边界以外,l正常皮肤上作切口。比较小的痣切除后,l可以潜行剥离皮肤创缘后直接拉拢缝合。

(二)牙龈瘤

牙龈瘤来源于牙周膜及领骨牙槽突结缔组织的非真性肿瘤。

【临床表现】

牙龈瘤女性较多,l以青年及中年人为常见。多发生于牙龈乳头部。位于唇、i颊侧者较舌、i腭侧者多。最常见的部位是前磨牙区。肿块较局限,l呈圆或椭圆形,l有时呈分叶状。大小不一,l直径由几毫米至数厘米。肿块有的有蒂如息肉状;有的无蒂,l基底宽广。一般生长较慢,l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能迅速增大,l较大的肿块可以遮盖一部分牙及牙槽突,l表面可见牙压痕,l易被咬伤而发生溃疡、i伴发感染。随着肿块的增长,l可以破坏牙槽骨壁;X线摄片可见骨质吸收牙周膜增宽的阴影。牙可能松动、i移位。

【治疗】

可在局麻下手术切除。切除必须彻底,l否则易复发。一般应将病变所涉及的牙同时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