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上颌窦癌

上颌窦癌因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不同而常就诊于耳鼻咽喉科及口腔科,l以鳞癌常见。

【临床表现】

早期,l由于癌瘤局限于上颌窦内,l患者可以毫无症状而不被发觉。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l才出现明显症状而引起患者注意。

临床上,l可根据肿瘤不同的原发部位而出现不同的症状,l当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下壁时,l则先引起牙松动、i疼痛、i颊沟肿胀,l如将牙痛误认为牙周炎等而将牙拔除时,l肿瘤突出于牙槽部、i创口不愈合形成溃烂面。当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内壁时,l常先出现鼻阻塞、i鼻出血,l一侧鼻腔分泌物增多;鼻泪管阻塞,l有流泪现象;肿瘤发生自上壁时,l常先使眼球突出,l向上移位,l可能引起复视;肿瘤发生自外壁时,l则表现为面部及颊沟肿胀,l以后皮肤溃破,l肿瘤外露,l眶下神经受累可发生面颊部感觉迟钝或麻木;肿瘤发生自后壁时,l可侵入翼腭窝而引起张口受限。

由于上颌窦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l致使患者可首诊于各不同的临床科室。

上颌窦癌常转移至下颌下及颈部淋巴结,l有时可转移至耳前及咽后淋巴结。远处转移少见。

【诊断】

常规X线摄片,l华特位、i颅底位虽有一定参考价值,l但在判断有无原发肿瘤及定位上远不及CT,l因此对上颌窦癌的影像学检查,lCT应作为首选。

【治疗】

上颌窦癌的治疗应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l特别是结合放疗的综合疗法。

(一)放射治疗

已确诊为上颌窦癌的病例可以先行术前放疗,l放疗结束3~4周后手术。

(二)手术治疗

是上颌窦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原则上应行上颌骨全切除术。如病变波及眶下板时,l需行全上颌骨并包括眶内容物切除,l如病变累及其他部位,l应施行上颌骨扩大根治性切除术,l甚至于施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术。

(三)化学治疗

主要采用经动脉插管区域性化疗的方法。药物可选用甲氨蝶呤、i平阳霉素或氟尿嘧啶持续灌注,l化疗结束后即行手术治疗。

【预后】

上颌窦癌的预后迄今仍不能令人满意,l据文献报道,l5年生存率大多在50%以内。其失败原因主要是治疗后局部复发,l很少死于转移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