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皮肤黏膜病

有一些口腔黏膜的疾病常常与皮肤病一起并发,l称为皮肤黏膜病,l如扁平苔藓、i慢性盘状红斑狼疮、i药物过敏性口炎、i多形渗出性红斑、i天疱疮、i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等,l其中有的巳在“牙周黏膜常见疾病”中描述,l本节重点叙述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及药物过敏性口炎。

(一)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chronic1discoid1lupus1erythematosus,lDLS)是结缔组织病的一种,l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l约5%的患者可转变成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因尚不明确,l大多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有先天性易感因素,l在各种后天性刺激因素,l如日光照射、i寒冷刺激、i内分泌紊乱、i细菌病毒感染、i精神神经紧张、i药物等激惹下,l机体自身抗原形成,l免疫活性细胞失去识别能力以及自身稳定功能失调,l产生大量抗自身组织抗体。患者血液中抗原和抗体相结合,l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l沉积于组织中,l产生病损。

皮肤病损好发于面部突起部位,l如额、i鼻、i颧部。耳廓、i躯干、i四肢皮肤也可发病。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桃红色斑,l中心凹陷,l表面覆有鳞屑,l周围为放射状扩张血管,l典型病损呈“蝴蝶斑”。

口腔病损以下唇多见,l其次为颊,l少数为舌、i腭。新鲜病损表现为鲜红色斑,l中央萎缩,l糜烂从萎缩区开始,l周围有角质性脱屑,l毛细血管扩张呈放射状。病损向皮肤蔓延,l黏膜皮肤界限模糊。陈旧性病损呈萎缩、i瘢痕、i角化性病变,l出现白色放射状条纹,l黏膜脱色或色素沉着。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沉快,lγ球蛋白增高,l多种组织抗体,l如类风湿因子、i抗核抗体阳性。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应尽量避免诱发因素,l如避光,l避寒冷,l调节内分泌功能,l注意调整患者情绪等。全身治疗可用维生素、i氯喹、i皮质激素等。局部治疗可用具有抗感染、i止痛、i防腐、i生肌作用的药液、i药膏、i散剂等。长期不愈的病损,l可局部注射皮质激素炎药物。

(二)药物过敏性口炎

药物过敏性口炎(allergic1medicamentosus1stomatitis)是药物通过口服、i注射或局部涂搽、i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l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炎症反应性疾病。

变态反应是引起药物过敏的主要原因,l患者常为过敏性体质,l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机体,l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l当再次接触同一药物后,l机体产生变态反应。

口腔病损多见于口腔前部,l如唇及颊、i舌的前2/3部分,l上腭亦常发生病变,l黏膜灼热发胀、i充血、i继之出现红斑、i水疱,l水疱大小不等,l多为大疱。疱破后局部糜烂,l疼痛明显,l渗出多,l在表面形成灰黄或灰白色假膜。口腔中唾液增多,l唾液中常混有血液。多伴有相应淋巴结肿大压缩。炎症消退后,l舌背黏膜可遗留白色斑块状病损。

皮肤病损好发于口唇周围,l四肢下部。手足的掌背两面,l以及躯干等部位。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多形红斑、i丘疹、i水疱。疱为表皮内疱。红斑呈彩虹状。红斑中央出现水疱,l状似虹膜。

重型的药物过敏者有较重的全身症状,l如高热、i咽峡炎、i头痛、i肌肉痛、i关节痛等。身体其他腔孔的黏膜,l如眼睛、i鼻腔、i阴道、i尿道、i肛门等均可出现病损,l发生炎症及糜烂等。部分患者伴有泪液及大唾液腺的损害,l导致泪液及唾液分泌减少,l是干燥性角结膜炎常见的病因之一。

对于药物过敏性口炎,l应查清致敏药物,l避免再次接触或使用。对可疑致敏物质,l亦应停止使用。全身可用抗组胺药物、i皮质激素、i维生素C。局部可用抗感染、i止痛、i收敛、i防腐、i生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