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1leprae)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l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

【病因】1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为G细菌,l长约2~6μm,l宽约0.2~0.6μm,l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l无鞭毛、i荚膜和芽孢,l抗酸染色时呈红色。由于麻风杆菌传代时间长而宿主细胞体外存活时间较短,l因此至今尚无体外培养成功的报道。麻风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l分泌物离体自然干燥后仍可存活2~9天,l在0℃时可存活3~4周,l但煮沸8分钟或日光直射2~3小时可使之丧失繁殖力。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l也是本病唯一传染源。

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是麻风重要的传播方式,l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以传播。

3.易感人群 人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一般成人抵抗力较儿童强,l且随年龄增长绝大多数成人对麻风杆菌感染产生较强的抵抗力,l密切接触患者其患病率低于5%。

4.流行情况 麻风主要分布于亚洲、i非洲和拉丁美洲。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流行史,l经过多年积极努力,l流行范围已逐渐缩小,l发病率显著下降。

【临床表现】

1.分型 在临床工作中较为通用的分类法为5级分类法,l免疫力较强的结核样型麻风(tuberculoid1leprosy,lTT)为一端,l免疫力较弱的瘤型麻风(lepromatous1leprosy,lLL)为另一端,l在两端之间为免疫力不稳定的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orderlinetuberculoid1leprosy,lBT)、i中间界线类麻风(mid-borderline1leprosy,lBB)和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orderline1lepromatous1leprosy,lBL)。这是根据机体免疫力由强到弱、i麻风杆菌数量和类型演变来分型,l又称为免疫光谱分类法。总的趋势是:i麻风杆菌数量LL>BL>BB>BT>TT,l而细胞免疫反应强度TT>BT>BB>BL>LL。麻风早期为未定类麻风(interminate1leprosy,lIL),l可演变成免疫光谱中的任何一个类型,l也可自愈。细胞免疫力增强时BL可向结核样型端转化(BL→BB→BT),l反之BT可向瘤型端转化(BT→BB→BL)。

为了便于联合化疗的开展,l根据皮肤涂片查菌结果可将上述分类法简化为多菌型(multibacillary,lMB)麻风和少菌型(paucibacillary,lPB)麻风两大类,l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2.临床表现(图10-7) 本病主要累及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

(1)未定类麻风:i为麻风病的早期表现,l临床症状轻微,l常被忽视。典型皮损为单个或数个浅色斑或淡红色斑,l表面光滑无浸润,l呈圆形、i椭圆形或不规则形,l境界清楚或不清楚。局部轻至中度感觉障碍,l神经症状较轻,l可有浅神经粗大但极少发生运动障碍和畸形。多数患者查菌阴性,l麻风菌素晚期反应可呈阳性或阴性。本型可自愈,l亦可转变为其他型。

(2)结核样型麻风:i此型麻风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强,l故皮损常局限,l数目少,l比较稳定。不对称累及面、i肩、i臀、i四肢等少汗易受摩擦的部位。典型皮损为较大的红色斑块,l境界清楚或稍隆起,l表面干燥粗糙,l毳毛脱失,l可覆盖鳞屑。皮损附近可摸到粗硬的皮神经,l周围神经也可粗大,l并致神经功能障碍,l伴有明显的感觉和出汗障碍、i肌肉萎缩、i运动障碍及畸形;一般不累及黏膜、i眼和内脏器官。查菌阴性,l麻风菌素晚期反应多呈强阳性。一般经治疗后皮损消退较快,l预后较好,l少数患者可自愈。

(3)瘤型麻风:i本型麻风患者机体抵抗力很低,l故皮损数目多且对称,l发展较快,l受累组织器官范围较广。皮损处可查见大量细菌,l麻风菌素试验阴性。

1)早期:i皮损为浅色、i浅黄色或淡红色斑,l边界模糊,l广泛而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i面部和躯干等。浅感觉正常或稍迟钝,l有蚁行感。鼻黏膜可充血、i肿胀或糜烂。

2)中期:i皮损分布更广泛,l浸润更明显,l少数皮损可形成结节。浅感觉障碍,l四肢呈套状麻木,l眉、i发脱落明显,l周围神经普遍受累,l除浅感觉障碍外还可产生运动障碍和畸形。足底可见营养性溃疡,l淋巴结、i肝、i脾等肿大,l睾丸亦可受累。

3)晚期:i皮损呈深在性、i弥漫性浸润,l常伴暗红色结节,l面部结节或斑块可融合成大片凹凸不平的损害,l双唇肥厚,l耳垂肿大,l形如狮面;眉毛脱落,l头发部分或大部分脱落。伴明显浅感觉及出汗障碍,l周围神经受累导致面瘫、i手足运动障碍和畸形、i骨质疏松和足底溃疡等。淋巴结、i睾丸、i眼和内脏器官受累严重,l睾丸可萎缩,l常引起阳痿、i乳房胀大、i不育等。

(4)麻风反应:i某些患者病程中可突然出现原有皮损或神经炎加重,l同时出现新皮损和神经损害,l并伴有畏寒、i发热、i乏力、i全身不适、i食欲减退等症状,l称为麻风反应(lepra1reaction)。常见诱因包括气候变化、i药物、i精神因素、i内分泌改变(月经前后或妊娠后)、i预防接种、i酗酒、i过度劳累、i营养不良、i外伤和手术治疗等。常增加患者痛苦,l甚至致畸。

麻风反应分为Ⅰ、iⅡ两型。Ⅰ型为细胞免疫型,l主要发生在免疫状态不稳定的界线类(BT、iBB、iBL)麻风患者,l其反应发生慢,l消退也慢;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部皮损红肿、i浸润,l局部发热,l多无全身症状,l神经干粗大加重,l有疼痛或触痛;细胞免疫反应可增强或减弱,l出现升级反应或降级反应。Ⅱ型与体液免疫有关,l又称血管炎型或免疫复合物型,l主要见于LL或BL;表现为成批出现的结节性红斑、i多形红斑或坏死性红斑,l伴发热、i头痛、i乏力等全身症状及急性虹膜脻状体炎、i急性淋巴结炎、i急性睾丸炎等。

图10-711麻风

【实验室检查】

1.组织病理 TT主要表现为真皮小血管及神经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l抗酸染色常查不到抗酸杆菌,lLL表现为真皮内含有泡沫细胞(即麻风细胞)肉芽肿,l抗酸染色显示泡沫细胞内有大量的麻风杆菌,l因不侵犯真皮浅层,l故表皮与真皮间有一无浸润带。

2.麻风杆菌检查 取活动性皮损组织液印片进行抗酸染色,lTT多呈阴性,lLL多呈阳性。

3.麻风菌素试验 用于测定机体对麻风杆菌的迟发型变态反应,lTT多呈强阳性,l而LL多呈阴性。

【诊断和鉴别诊断】1麻风的诊断必须根据病史、i临床表现、i细菌检查及组织病理检查等综合分析、i慎重诊断。诊断依据:i①皮损伴有感觉障碍及闭汗,l或有麻木区;②周围神经受累,l表现为神经干粗大伴相应功能障碍;⑦皮损组织切片或组织液涂片查到麻风杆菌;④病理可见特征性病变。符合上述4条中的2条或2条以上,l或符合第3条者一般可确立诊断。

麻风皮损呈多形性,l易与其他皮肤病相混淆,l但多数皮肤病有瘙痒而无麻木、i闭汗、i神经粗大,l麻风杆菌检查阴性。需进行鉴别的皮肤病包括寻常狼疮、i结节性红斑、i结节病、i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i环状肉芽肿、i白癜风、i花斑癣、i体癣、i固定型药疹、i多形红斑、i局限性硬皮病、i鱼鳞病及扁平苔藓等。麻风的感觉障碍需与某些神经科疾病如股外侧皮神经炎、i多发性神经炎、i面神经麻痹、i脊髓空洞症、i周围神经损伤等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1应积极治疗麻风患者,l普及防病知识,l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定期体检。

本病以内用药物治疗为主,l多数患者对联合化疗方案敏感。

1.联合化疗(MDT)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治疗麻风的MDT方案。其中多菌型成人方案为利福平600mg每月1次,l氨苯砜100mg/d,l氯苯吩嗪300mg每月1次或50mg/d,l疗程24个月;少菌型成人方案为利福平600mg每月1次,l氨苯砜100mg/d,l疗程6个月。完成治疗的患者应继续接受防治机构作定期监测,l每年做1次临床及细菌学检查,l至少随访5年。

2.麻风反应的治疗 首选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30~60mg/d分次口服。随着病情缓解逐渐减量;亦可用沙利度胺,l剂量可增加至300~400mg/d,l分3~4次口服,l一般1~3天可控制症状,l症状控制后可逐渐减至维持量25~50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