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皮肤肿瘤: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keloid)为皮肤损伤后,l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患者多具有瘢痕体质,l有色人种较易发病。

【临床表现】1好发于胸骨区,l亦常见于肩部、i面部、i颈部、i耳部等处。皮损初起为小而坚实的红色丘疹,l缓慢增大,l呈圆形、i椭圆形或不规则形,l隆起于皮面,l往往超过原损伤部位,l呈蟹足状向外伸展,l表面光滑发亮。早期进行性皮损潮红而有触痛,l呈橡皮样硬度,l表面可有毛细血管扩张(图27-4);静止期皮损颜色变淡,l质地坚硬,l多无自觉症状。继发于烧伤、i烫伤者可形成大面积皮损,l严重者可影响受累肢体功能。

图27-411瘢痕疙瘩

【组织病理】1胶原纤维致密增生,l纤维束增粗,l可呈透明化,l浅层胶原束与表皮平行排列,l其下方胶原束则互相交织成漩涡状;真皮乳头因受压而变平,l弹力纤维稀少;邻近附属器萎缩或消失,l被推向外周。

【鉴别诊断】1应与肥厚性瘢痕(hypertrophic1scar)鉴别,l后者一般不超过原损伤范围,l无蟹足状伸展,l皮损经一至数年后可变平。

【治疗】1本病治疗较困难,l部分患者于治疗数年后仍可复发。早期皮损可选用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有效,l但应避免局部皮肤萎缩;也可手术切除后配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和放射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i维A酸霜可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