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性反复心律
出现QRS-逆P-QRS波组,这两个QRS一般呈室上型(它们的时距一般小于0.5s);第一个QRS必定是交界性激动所引发;RP'间期>0.20s。
|
室性反复心律
两个QRS之间夹着一个逆行P波;第一个QRS宽大畸形,RP'间期>0.20s;两个QRS之间的时距一般为0.50s左右。
|
反复性心动过速
若室性(或交界性)反复心律继以房性反复心律,或房性反复心律继以室性反复心律,即激动在心房与心室间连接往返运行,则形成反复性心动...
|
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Mobitz Ⅰ型)
(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被阻滞。
(2)RR间歇逐渐缩短,直至P波被阻滞。
(3)最长的RR间隔(其中有一被阻滞的P波)小于最短的RR...
|
Mobitz Ⅱ型
(1)所有传导的PR间期相等,间有P波被阻滞。
(2)房室传导比例可恒定或不固定。
(3)QRS波形可正常,但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时则增宽、...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房室传导比例在3:1以上。
(2)传导的P-R间期恒定。
(3)QRS波形常增宽。
(4)常有逸搏出现。
|
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房室分离,P-P与R-R各有其固定频率,心房率较快,心室率慢而规则(30~60次/分),P波与QRS波群无关。
(2)QRS形态可正常(房室束分支...
|
先天性完全性心脏阻滞(CCHB)
A J Carom et al
按照Yater的观点,凡幼年即发生完全性心脏阻滞者为CCHB,但需排除心肌炎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脏阻滞。大多...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ORS波群≥0.12s。
(2)QRS波形改变:V1呈rSR型,Ⅰ、aVL、V5导联有宽而不深的S波。V1之VAT≥0.06s...
|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QRS波<0.12s。
(2)QRS波形似右束支阻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