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早期直肠癌无特异表现,l又因对其认识不够,l警惕性不高,l致使患者未能及早求治,l或因误诊为一般疾病(痔、i肠炎、i痢疾等)而延误诊断,l实非罕见。
1.直肠指诊:i大肠癌约有70%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l其中70%以上的直肠病变是位于指诊可触及的部位,l说明简单的直肠指诊的重要性。因此,l通常直肠指诊应为常规,l直肠乙状结肠镜检应视为基本的检查方法。
2.内镜检查:i经直肠指诊未能获得阳性所见,l对某些症状仍不能做出满意解释时,l应进行内镜检查。通过内镜检查不仅能直接观察病变,l尚可做活检进行组织学诊断,l同时,l如发现某些良性息肉,l应能进行及时处理。
3.病理组织学检查:i应用内镜检查对早期癌的确诊尚存在困难,l如息肉隆起型早期癌常须与良性息肉或肿瘤型(Borr-Ⅰ型)进展癌鉴别,l而隆起凹陷型早期癌常须与局限溃疡型(Borr-Ⅱ型)进展癌鉴别,l故最终需依靠组织学检查确诊。息肉样隆起型早期癌,l因有的是腺瘤内癌,l据报道,l单凭咬取活检其阳性诊断率只有40%~60%。另外,l这种检查不能判断癌的侵犯深度。因此,l多数主张对可疑早期癌的隆起型病变,l应做肿瘤全切除,l基底需切至固有肌层,l切除标本应进行连续切片检查,l以便正确判明病变性质和侵犯深度,l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面对有蒂型粘膜内癌施行全切除活检,l不仅可确定诊断,l同时也可达到治疗目的。
4.影像诊断:i钡剂灌肠X线双重对比造影是通常应用的方法,l对直径1~2cm的病变检出率可达80%以上。X线检查时,l根据直肠、i乙状结肠的解剖部位,l宜采用多体位的观察和摄片,l以避免肠管重叠。除外肿瘤的大小,l基于早期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l应注意其形态改变。同时,l尚须注意发现多发病灶以及有无腺瘤、i早期癌或进展期癌的并存。此外,l在影像诊断方面如灰阶超声和血管造影等检查,l现已在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