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损伤

(一)定义

肝脏损伤是指由锐性或钝性暴力而引起的肝脏的完整性破坏,l以致出现被膜下破裂。中央破裂和真性破裂之病理变化谓之肝脏损伤。

(二)症状与体征

主要有腹腔内出血和腹膜刺激两组症状及体征,l其程度因损伤种类和大小而异。

1.腹腔内出血:i发生于真性破裂的肝损伤病人。一般表现严重,l因有大量出血,l常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休克。患者有面色苍白、i出汗、i口渴、i气急、i脉搏加快、i血压下降、i腹腔移动性浊音阳性。如果合并有肝门大血管损伤,l即短期内出现严重休克及意识不清、i昏迷甚至死亡。

2.腹膜刺激征:i由于出血和胆汁外溢刺激腹膜,l病人可表现有剧烈腹痛,l全腹和局部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i压痛及反跳痛,l并可刺激膈肌而致右肩部牵涉性疼痛和呃逆。但由于老年人痛阈较高,l腹肌萎缩,l故腹痛及肌紧张较青年为差。

3.被膜下破裂可表现为肝区胀痛、i上腹肿块、i慢性进行性贫血。如血肿与胆道相通,l则可出现右上腹周期性绞痛、i呕血、i便血及黄疸等。

4.若肝损伤轻微,l位置浅表,l出血及胆汁外溢不多,l临床症状则较轻,l一般仅有上腹部疼痛,l偶有恶心、i呕吐,l腹部疼痛范围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

(三)诊断方法

通过外伤史及临床表现一般可以明确诊断,l对诊断困难者可行下列辅助检查:i

1.实验室检查:i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i一般在肝损伤的早期,l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变化较小,l但在动态观察中,l可出现红细胞、i血红蛋白的逐渐下降。所以,l每隔半小时复查一次,l对判断腹腔内出血,l是有意义的。

(2)血细胞比容:i肝损伤后,l当失血很快时,l血细胞压积减少,l由于体液内源性稀释使血液的浓度降低,l因此,l测定血细胞比容,l可以判断失血的程度。

(3)白细胞计数:i肝损伤早期,l白细胞总数即可增高,l多在(12~20)×109/L(12000~20000/mm31)。个别病例可达3×109/L(3000/mm31)以上。

(4)谷丙转氨酶:i肝外伤后,l早期即有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

2.X线检查:i主要是以间接的X线特征(膈肌升高及活动受限,l肋骨骨折)为依据。肝损伤时可能显示肝阴影增大,l右侧膈肌升高。

3.诊断性腹腔穿刺:i临床实践证明,l多数肝外伤患者,l腹腔内可抽出不凝固含胆汁血液。

4.CT及MRI检查:i对肝损伤能做到定性及定位诊断。

5.其他:i超声波、i血管造影和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协助肝损伤的诊断,l但受时间限制和CT、iMRI影像学的普及,1会很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