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1111983年11武汉
(一)肝组织病理标本送检要求
1.病理申请单和病历应记录有关病因的病史和乙型肝炎抗原检查结果。
2.详细记录术中肝脏肉眼所见:i
(1)色泽、i大小和质地。
(2)结节大小及分布情况,l记录估计占半数以上结节的大小,l直径测量以最大直径为准。
3.切取肝组织要求:i厚度在0.5cm以上,l深度应距肝缘1.5cm以上,l标本应尽量包括两个结节部位。
(二)肝硬化临床病理诊断标准
1.门脉性肝硬化:i
(1)同义词:i小结节性、iLannec肝硬化、i营养不良性、i酒精性。
(2)肉眼所见:i
1)肝脏体积正常或缩小,l扪之有坚韧感。
2)表面颗粒结节状,l直径约0.1~1.Ocm大(多在0.5cm左右),l弥漫分布,l棕黄至棕红色。
3)切面可见与表面结节相似的圆或类圆形结节弥漫分布,l结节间有纤维素条包绕。
(3)镜下所见:i
1)失去正常小叶结构,l有假小叶形成,l其间有纤维组织分隔。
2)假小叶中肝细胞索排列紊乱,l肝细胞大小、i染色与正常相似,l可有双核染色较深。星形细胞无改变,l中心静脉偏位或消失,l或者出现两个以上。
3)假小叶中肝细胞可有程度不等的脂肪变,l但淤血、i坏死及胆汁淤滞均少见。
4)汇管区及假小叶间纤维组织增加但不宽,l炎细胞数目少,l多为淋巴细胞,l汇管区内胆小管数增加,l有时可见汇管区纤维组织向小叶内延伸切割成为更小的假小叶。
2.坏死后性肝硬化
(1)同义词:i大结节性、i中毒性、i肝炎后性。
(2)肉眼所见:i
1)肝脏体积正常或缩小。
2)表面有大小不等结节,l多数为0.5~3.Ocm,l结节中间纤维间隔较宽。
3)棕黄或棕绿色,l扪之坚韧感但大结节可较软。
4)切面结节间有宽窄不等的纤维间隔。
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类型调查表如下所示(见下表)。

(3)镜下所见:i
1)假小叶中可见灶性坏死,l肝细胞增大,l双核多见核深染,l可伴有淤胆,l出血,l但脂肪变少见。
2)汇管区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l延伸至小叶之间,l使间隔不规则增宽,l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l毛细胆管数目增加。程度均较门脉性严重。
3.混合型或中间型肝硬化:i为坏死后性及门脉性肝硬变二者之间的过渡型,l早期病例有时形态学上不易区分。主要根据肝细胞有无坏死,l间隔炎细胞数是否增多以及纤维间隔宽窄决定,l但有时仍不能明确归属于哪一类时,l可暂列入不能分类的肝硬化,l待回顾性分析时复查决定。
4.血吸虫性肝硬化:i
(1)肉眼所见:i
1)肝表面因纤维增生而划分为多数不规则,l大小不等的结节,l肝体积变小质硬韧。
2)切面沿门静脉分支有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向实质内延伸。
(2)镜下所见:i
1)汇管区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l可见血吸虫卵结节,l淋巴细胞、i浆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l毛细血管数目增加。
2)小叶间纤维间隔增宽,l但无假小叶形成,l肝细胞改变不明显,l无变形坏死亦不再生,l淤胆或脂肪变均不多见。
3)星形细胞浆中有吞噬含铁血黄素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