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国际专题讨论会1111992年9月11~13曰11亚特兰大
1992年9月11~13曰,l40名各国专家聚会亚特兰大,l在急性胰腺炎国际性专题讨论会上制定了下列急性胰腺炎临床分类的标准。
1.急性胰腺炎:i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l并涉及各种局部组织或远处器官系统,l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l伴上腹痛和不同程度的腹部体征,l并常有呕吐、i发热、i心动过速、i白细胞增多和血尿淀粉酶升高。病理发现有镜下的间质水肿和脂肪坏死至肉眼的胰腺和胰周坏死和出血。
2.严重急性胰腺炎:i是指急性胰腺炎伴有器官衰竭和(或)局部并发症,l如坏死、i脓肿或假性囊肿,l1Ranson评分≥3,lAPACHEII≥8分,l器官衰竭有休克(收缩压<90mmHg)、i肺功能不全(PaO2≤60mmHg)、i肾功能衰竭(肌酐>177μmol/L)、i胃肠出血(>500ml/24h)、iDIC[血小板≤10000/mm3(10×109/L)、i纤维蛋白原<1.0g/L、i纤维蛋白分解产物≥80μg/ml]、i严重代谢紊乱(血钙1.87mmol/L),l局部并发症有坏死、i脓肿或假性囊肿。
3.轻度急性胰腺炎:i伴有轻度器官功能不良,l无上述严重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l对合适的补液反应良好。如48~72h内未见好转,l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lCT增强扫描显示胰实质正常。病理变化以水肿为主,l偶见实质和胰周脂肪坏死。
4.急性体液积聚:i发生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l位于或邻近胰腺,l缺乏肉芽或纤维组织壁。发生率占30%~50%,l其中半数自行消散。体检不易发现,l多由影像学确诊。
5.胰腺坏死:i是弥漫性或局灶性胰实质无生机,l多伴胰周脂肪坏死。临床表现严重,l但CT增强扫描是主要诊断的手段,l坏死区密度低于501Hounsfield单位,l坏死范围一般位于胰组织外周。临床上应区分菌性和感染性坏死,l前者可不用手术治疗,l而后者病情严重,l必须手术引流。两者的区别可根据经皮穿刺抽吸组织培养的结果。
6.急性假性囊肿:i与上述急性胰积液相同,l但有囊壁。偶可扪及肿块,l但主要由影像学检查检出。一般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4周或更长期间后形成。慢性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慢性胰腺炎,l如存有脓液,l则称为胰腺脓肿。
7.胰腺脓肿:i是指邻近胰腺的包裹性积脓,l含少量或无胰腺坏死,l多是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创伤的后果。临床表现主要为感染,l常发生在急性胰腺炎起病后4周。存有脓液,l培养阳性。如有较多坏死组织,l则称为胰腺感染性坏死,l其临床表现也不相同。胰腺手术后形成的脓肿应命名为手术后脓肿。
与会者认为下列名称缺乏定义,l建议不再应用。
(1)蜂窝织炎性胰腺炎:i含义不清,l因可包括水肿或坏死、i无菌或感染。
(2)感染性假性囊肿:i不能区别急性液体积聚、i假性囊肿和细菌污染。
(3)出血性胰腺炎:i属形态学名称,l常是胰腺坏死同义词,l但组织坏死不一定都伴有出血。
(4)持续性急性胰腺炎:i临床病程延长,l经近代新颖诊断技术如CT增强扫描、i细针穿刺抽吸微生物学检查等可分别查明系胰腺坏死、i急性假性囊肿等所致。
与会者专家提议在目前尚无较满意的急性胰腺炎临床分类系统的情况下,l采用这一分类法,l以资统一,l也便于国际上资料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