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一)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的临床特点如下:i

1.多见于女性,l好发年龄30~60岁,l女男比例为(6~10)∶1,l近年发现儿童病例也不少。

2.发展缓慢,l病程较长,l早期可无症状,l当出现甲状腺肿时,l平均病程已达2~4年。

3.最常见症状为全身乏力,l许多病人并无咽喉部不适感觉。10%~20%的病人有局部压迫感或甲状腺区隐痛,l偶尔有轻压痛。

4.甲状腺多为双侧弥漫性肿大,l峡部及锥状叶常同时增大,l一般呈对称型,l也可单侧性肿大。甲状腺往往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增大,l但很少出现压迫颈部所致的呼吸和吞咽困难。触诊甲状腺质地坚韧,l表面可光滑或细沙粒状,l也可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l一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l吞咽运动时可上下移动。

5.如病程迁延,l几年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下称甲减),l表现为甲状腺萎缩和粘液性水肿、i心率缓慢,l全身酸痛、i乏力,l不爱活动,l皮肤粗厚等。

6.甲状腺功能一般正常,l有1/4病人表现为甲状腺功能轻度亢进或降低,l这些病人早期往往有轻度甲亢,l1~2年后则表现为甲减。

7.血清T31iT4iFT3iFT4测定一般正常或偏低,l即使有甲亢症状的病人T3iT4水平也常呈正常水平。

8.血清TSH浓度反应病人的代谢状态,l一般甲状腺功能正常者TSH正常,l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则升高。但有些血清T3iT4正常病人的TSH也可升高,l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不全而代偿性TSH升高以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l当TSH高于正常2倍应怀疑HT。

9.吸131Ⅰ率检查,l可低于正常,l也可高于正常,l多数病人在正常水平。

10.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微粒体抗原抗体(TMAB)测定对于诊断HT具有较好的作用。一般认为,l联合测定阳性率可达90%以上。1Leslie等报告80%的HT病人可测得TGAB阳性,l97%的病人TMAB试验阳性。但具有不典型HT特点的年轻病人可出现低滴度抗体。近年来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l80%的HT病人TGAB阳性,l66%的病人TMAB阳性。但也有报道HT病人的TGAB和AMAB阳性率低于50%,l作者总结了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HT1135例,l其中有近一半病例TGAB和TMAB呈阴性。

11.过氯酸钾排泌试验阳性,l碘释放率>10%。

12.其他检查可有:i血细胞沉降率增快,l絮状试验阳性,lγ-球蛋白IgG升高,l血β-脂蛋白升高,l淋巴细胞数增多。

13.B超示甲状腺弥漫性肿或结节性肿,l回声不均匀,l常见低回声,l表现为各种由小(增生)到大(甲状腺肿)的颗粒状物或散在的结节状物,l腺体表现不规则。

14.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常显示甲状腺增大但摄碘减少,l分布不均,l如有较大结节可呈冷结节表现。

15.对于临床表现典型者,l可给予甲状腺激素诊断性治疗,l治疗效果一般在2~4周出现。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可给予左旋甲状腺素50μg,l每天2次,l或甲状腺片40mg,l每天3次,l甲减者可适当增加剂量。治疗后甲状腺缩小,l症状缓解为治疗有效,l有助于HT的诊断。

16.细针穿刺抽吸组织活检(FNAB)和组织冰冻切片检查对于确诊HT具有决定性作用,l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HT的病理大体标本肉眼常呈黄白色或深黄色,l质地硬而有弹性,l整叶甲状腺为均质性。如为局灶性结节状病变,l也可呈结节状的硬质组织表现。镜下呈弥漫性实质萎缩,l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化,l甲状腺细胞略增大呈嗜酸性染色,l这种细胞称为Hürthle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