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肘

对于棒球肘的临床分型和分级较多,l按病变性质有的将其分为两型(Ⅰ型为病损组织仍附着于肱骨外髁,lⅡ型为病损组织游离并悬浮于肘关节内),l有的将其分为三型(Ⅰ型为病变区完整,l无关节软骨的损伤和移位;Ⅱ型为出现关节软骨的裂隙或骨折,l甚至出现病变组织与肱骨外髁部分分离;Ⅲ型为病变组织从肱骨外髁完全剥脱,l并游离于肘关节内)。由于后者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l故应用较多。

按MRI表现可将剥脱性骨软骨炎分为五级(Nelson分级):i0级为正常;1级为关节软骨完整,l但有信号改变;2级为出现高信号裂隙;3级为剥脱碎片边缘可见高信号带;4级为出现混合信号或低信号的游离体。按关节镜所见也可将其分为五级(Pritsch分级):i0级为正常,l1级为未见碎片,l2级为可见未移位的碎片,l3级为可见移位的碎片,l4级为可见游离体。

Yuzuki等将棒球肘广义化,l认为凡是由投球动作引发的肘部功能障碍均可称为“棒球肘”,l从而将其分为八型:i1为内侧型,l2为外侧型,l3为后侧型,l4为后内侧型,l5为尺骨疲劳骨折型,l6为尺神经损害型,l7为混合型,l8为其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