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脊柱外伤机制分类,l将胸腰椎损伤概括为四型:i
1.单纯压缩型骨折:i此型损伤主要是弯曲压缩应力所致,l根据弯曲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压缩和侧向压缩,l前者多见,l后者少见,l前者表现为前柱受压力,l椎体前部高度压缩<50%,l前纵韧带大多完整,l后柱承受张力,lX线像显示椎体后侧皮质完整,l高度不变,l后柱的棘上、i棘间韧带在张力较大时可断裂,l而中柱作为支点或枢纽而未受累,l该型骨折常见于胸椎,l大部属稳定型,l神经损伤少见。
2.爆裂型骨折:i在CT扫描应用前常将此类骨折归于压缩型骨折。该型损伤的特点是脊柱中柱受累,l在轴向应力或轴向应力伴屈曲应力作用下使椎体呈爆裂样裂开,l椎体后侧骨折片常连同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l引起椎管狭窄,l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l该类骨折在普通正侧位X线片可见椎体前高、i后高及侧高有不同程度的减小,l椎间盘高度可能减小或不变,l椎弓根间距增宽,lCT扫描对此类损伤诊断价值最大。Denis将爆裂骨折分为五型:iA型,l是指在严重的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的上、i下终板均破裂的骨折,l一般不引起后凸成角,l多见于下腰椎。B型,l为不完全纵向垂直或略带前屈应力所致的上终板损伤,l能导致急性或晚期向后成角,l为胸腰段爆裂型骨折中最常见的一型。C型,l为下终板损伤,l作用机制与B型相似,l但比B型少见。D型,l是轴向应力伴有旋转暴力所致,l多见于腰椎。该型极不稳定,l可造成骨折脱位,l但与屈曲旋转型骨折不同之处在于该型椎体多为粉碎性骨折,l椎弓根间距增宽,l椎体后壁可突入椎管,l椎板可有纵向骨折。E型,l为轴向应力伴有侧向屈曲,l该型除椎弓根间距增宽外,l压缩侧可由骨块挤入椎管。
3.安全带型损伤:i此型为牵张性剪力损伤,l是一种经后柱结构水平剪力伴有屈曲应力的损伤,l后柱、i中柱呈张力性损伤,l棘上韧带、i棘间韧带、i黄韧带甚至后纵韧带断裂,l前柱呈轴向屈曲,l可发生压缩,l也可呈绞链作用不受损伤。此型轻度损伤属稳定型,l一般无椎管狭窄。严重者椎体可呈切片样裂开,l椎弓根断裂,l伴水平移位的骨折不稳定,l脊髓损伤也较严重。
4.骨折脱位型:i此型损伤是严重暴力所致,l机制比较复杂,l可由屈曲、i剪力、i牵张或旋转等复合应力所致,l故过去依暴力不同分为屈曲旋转型、i剪力型或牵张型等。该型损伤常累及三柱,l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