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rahim等通过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方法,l观察了不同退变状态椎间盘含水量和纤维环内裂隙的相应MRI表现,l分为以下五期:i
Ⅰ期,l退变早期,l由于椎间盘内自由水和结合水减少,l表现为T2加权像信号降低,lT1加权像椎间盘干瘪、i变薄。
Ⅱ期,l退变发展期,l髓核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i钙化,lT1、iT2加权像表现为斑点状低信号。
Ⅲ期,l髓核皱缩、i间盘内积气出现“真空征”,lT2像表现为低信号。
Ⅳ期,l纤维环出现裂隙,l髓核组织在间盘内游走,l表现为T2加权像黑色纤维环内出现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1zone,lHIZ),l可合并环状和放射状裂隙,l此时表现为T2加权像整个椎间盘不均匀高信号。
Ⅴ期,l纤维环裂隙内出现修复性血管反映,l通过增强(Gd-DTPA)MRI成像则表现为裂隙内明显增强高信号。
Schmorl结节T1加权像表现为软骨下椎体内低信号、iT2加权像相应区域高信号。
引自:i
Ibrahim,lMA,lJesmanowicz1Z,lHyde1JS1et1al.1994.Contrast1enhancement1of1normal1intervertebral1discs:itime1and1dose1depedence[J].Am1J1Neuroradio,l15:i41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