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的诊断原则

骨肿瘤专题座谈会1983年8月11长春

骨肿瘤诊断的基本原则是临床、i放射、i病理“三结合”。为了提高骨肿瘤诊断水平,l要重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l重视X线平片质量和分析,l重视活组织检查的准确性和正规操作,l重视大体标本的观察和保存,l重视光镜常规检查与必要的特殊检查,l重视系统登记及随诊等各个环节。

(一)诊断步骤

1.病史:i包括年龄(必须写明岁数)、i性别、i民族、i职业。主诉:i列出主要症状,l其部位与时间。现病史:i记录疼痛的性质、i部位和增剧与缓解的因素,l肿胀的深浅、i质地、i范围,l肿胀的大小、i生长速度,l功能障碍程度;若有损伤,l记录时间、i性质、i部位和程度。过去史:i包括感染、i代谢疾病、i内分泌紊乱、i血循环障碍、i创伤等。家族史:i重点在肌肉骨骼系统的肿瘤和家族性骨发育紊乱。

2.体格检查:i全身:i注意消瘦、i衰竭等。局部:i认真诊查肿块大小、i形状、i范围、i坚实度,l外表皮色、i温度、i表浅静脉,l肿块活动度、i搏动等。应早期识别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病变,l因骨肿瘤多属关节周围病变。

3.放射学检查:i首先摄局部正、i侧位X线片,l保证质量,l使骨与周围软组织显影清晰;必要时加用斜位或特殊摄片。应摄胸片,l以确定有无转移灶。除平片外,l必要时可加用断层摄影、i软组织摄片、i干板照相、i血管造影等。在条件允许时,l还可再加用CT或骨扫描。

4.化验室检查:i包括肝肾功能检查,l血清钙、i磷及酸性、i碱性磷酸酶,l尿钙、i磷、i本周蛋白,l白球蛋白比,l以及蛋白电泳等。

5.活组织检查:i在临床、i放射诊断基础上,l根据需要和条件,l确定活检方式。活检应由有经验的医师按正规手术进行,l并做好进一步确定性手术的准备。无条件做确定性手术时,l最好将活检留待转送的医院施行。活检方法有:i①穿刺活检:i包括抽吸活检和取芯活检。②切开活检:i包括切取式活检和切除式活检,l切取式活检为常规方法,l所得标本做冰冻切片和其他检查;切除式活检只在肿瘤范围小,l解剖部位合适时用。

(二)鉴别诊断的途径

1.临床鉴别:i首先从病史和体检鉴别肿瘤与非肿瘤(炎症、i骨痂、i内分泌疾病等);再鉴别肿瘤的类别与良恶性。

2.放射学鉴别:i主要通过X线平片确定病变的不同部位(长骨、i扁平骨、i皮质骨、i松质骨等)和不同发病区域(骨膜外、i骨旁、i骨皮质、i髓内等),l据以推断该部位、i区域好发的肿瘤种类,l判断肿瘤扩展的范围。根据成骨、i溶骨及其程度判断肿瘤的性质,l再按X线表现,l区分不同类型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转移瘤。必要时行特殊的放射学检查。

3.病理学鉴别:i不仅应从组织学鉴别肿瘤类别,l还应从大体标本进行鉴别。尤其作切开活检时,l病理工作者最好与临床医生一起观察,l以获得第一手资料。陈冰冻切片外,l取下的活检和手术标本均应作大体剖视和石蜡切片。标本应加保存,l以备日后复查。切片常规用HE染色,l大多数肿瘤可获满意效果。有些肿瘤尚需加做特殊染色如Alcian蓝、iPAS、iSudan1Ⅲ、i网状纤维染色等。个别需作碱性与酸性磷酸酶等组织化学检查。特殊病例在有条件时可加用电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