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类(典型的AD,l即撕脱的内膜片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iAD发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主动脉内中膜撕裂(通常撕裂起子中外膜之间),l所形成的隔膜将主动脉管腔分为真假两个腔。假腔周径常大于真腔,l真假腔经内膜的破裂口相交通。夹层病变可从裂口开始向远端或近端发展,l病变累及主动脉的分支时可导致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Ⅱ类(主动脉中膜变性,l内膜下出血并继发血肿):i由于主动脉内外膜弹力系数不同,l加之主动脉中层变性等综合因素,l易造成主动脉壁内滋养动脉破裂出血,l并继发壁内血肿。影像学检查中往往不能发现其内膜存在破损或裂口。该类病变约占AD的10%~30%。该类夹层又可分为两个亚类:iA亚类表现为主动脉内壁光滑,l主动脉直径不超过3.5cm,l主动脉壁厚不超过0.5cm。在超声检查中约1/3的病人可发现主动脉壁内低回声区,l低回声区内无血流信号,l血肿的平均长度约11cm,l该类常见于升主动脉。B亚类多发生于主动脉粥样硬化病人,l主动脉内壁有粗糙的粥样斑块及钙化区,l主动脉直径超过3.5cm,l主动脉壁厚平均约1.3cm,l约70%的该类病人可在超声检查中发现低回声区。该类病变发生于降主动脉的概率大于升主动脉。随访资料证实,l主动脉壁内出血及血肿形成的病人中28%~47%会发展为Ⅰ类AD,l10%的病人可以自愈。
Ⅲ类(微夹层继发血栓形成):i指微小的主动脉壁内膜破损且有附壁血栓形成。这种病变在随访中呈现两种预后。如果内膜破损在继发血栓基础上愈合则称为不完全性微小夹层;如果破损扩大血流进入已经破坏的中膜则形成典型Ⅰ类AD。
Ⅳ类(主动脉斑块破裂形成的主动脉壁溃疡):i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可经CTA、iMRA、i腔内超声等得以诊断。这种病变主要局限于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l一般不影响主动脉的主要分支,l溃疡病变的持续发展可导致主动脉破裂、i假性动脉瘤或AD形成。
V类(创伤性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