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可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的表现。
1.原发病变的表现。
2.低氧血症的表现:i术后早期出现者,l在辅助呼吸过程中可无症状。在气管插管拔除后出现者,l则有呼吸困难及呼吸功能增加的表现,l如明显闷气、i呼吸频率增快、i鼻翼扇动、i抽搐性气促、i吸气时胸骨上窝、i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内陷;心率增快,l血压先上升而后下降。严重缺氧者可有发绀、i大汗淋漓、i烦躁不安、i精神错乱或昏迷,l心律失常或心率减慢,l肺部可听到干、i湿啰音,l自气管插管内可涌出大量淡红色带泡沫的液体。吸氧难以纠正发绀时应考虑ARDS的可能。
3.高碳酸血症的表现:i可有早期睡眠规律倒转、i头痛、i多汗、i小肌肉不自主抽动或震颤、i自主运动失调,l表情淡漠、i意识模糊、i嗜睡、i谵妄甚至昏迷,l眼球结膜充血水肿、i瞳孔多缩小,l皮肤潮红等。
(二)诊断
诊断的三要素为:i①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②肺顺应性降低;③胸部X线片改变。
(1)胸部X线片检查:i这是早期提示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可靠、i实用的诊断方法。可见肺的周围部分散在的片状浸润或肺野斑块状模糊阴影,l合并感染时可有多发性小脓肿或空洞。
(2)动脉血气分析:i血气分析结果是诊断早期呼吸衰竭的另一种实用而可靠的方法,l并可指导治疗。PaO2小于8.0kPa和(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7.3kPa,l可以确诊,l但ARDS初期呼吸频率加快或用呼吸机过度换气,l可使PaCO2小于4.8kPa。
(3)肺功能检查:i表现为潮气量小于3ml/kg、i肺活量小于15ml/kg而气流阻力大于0.4kPa/(L·s);ARDS者肺泡-动脉血氧梯度(A-aDO2,l正常为0.6~1.3kPa)、i死腔-潮气量之比(Vd/Vr,l正常为0.3)及肺分流率(Qs/Qt,l正常为5%)均有不同程度增加,l吸气力(正常为-10~-8kPa)、i有效动态顺应性(EDC,l正常为1ml/Pa)及功能性残气量(FRC,l正常为30~40ml/kg)均降低。
(4)肺病理学检查:i可见其病理改变。
(5)血流动力学监测:i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压(PAP)、i肺动脉楔压(PAWP)、i心输出量(CO)及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等可了解ARDS的病生变化及心功能状态,l并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