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分水岭梗死

脑分水岭梗死(CWI)临床表现较复杂,l因其梗死部位不同而各异。Bogousslavsky将CWI分为三型:i

1.1皮质前型:i位于大脑前、i中动脉交界处。此部位梗死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l舌面瘫少见,l主侧半球受损伴超皮质运动性失语(transcortical1motor1aphasia)。

2.皮质后型:i位于大脑中、i后动脉交界处,l即顶枕颞交界区。此部位梗死常表现为偏盲伴黄斑回避,l皮质性感觉障碍,l偏瘫少见。主侧半球损害可出现情感淡漠,l单纯失读(pure1alexia)或超皮质感觉性失(transcortical1sensory1aphasia)。非主侧半球损害可出现对侧空间忽视(contralateral1hemispatial1neglect)和病觉缺失(anosognosia)。双侧皮层分水岭梗死可致四肢瘫或三肢瘫,l类似脑干处损害,l但不伴有面瘫。皮质前型梗死合并同侧皮层后型梗死,l可出现超皮质混合型失语(transcortical1mixed1aphasia),l表现为语言不流利,l命名不能、i错语、i模仿言语、i理解能力差、i重复言语、i能读和听写。双侧大脑前、i中、i后动脉供血交界处梗死,l可出现B'alint综合征,l表现为精神性注视麻痹、i视觉失调和视觉性注意障碍。

3.皮质下型:i位于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与穿通支的分水岭区。梗死位于侧脑室旁及基底节区的白质。基底节区的纤维走行较集中,l此处梗死常出现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侧脑室体旁纤维走行较分散,l此处小的梗死常出现局限的神经系统体征。当梗死位于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前部时,l表现为以上肢为主的瘫痪,l延髓性麻痹、i舌面瘫多见,l也可出现单纯的构音障碍;当梗死位于放射冠后部时,l表现为以下肢为主的瘫痪。也有报道放射冠梗死可引起对侧肢体共济失调轻偏瘫(ataxic1hemiparesis)和对侧肢体舞蹈症(hemichorea),l这是由于分别损害了皮质脑桥束和皮质纹状体束所致。

小脑分水岭梗死见于小脑下动脉与小脑后下动脉供血交界处,l位于小脑下面。此处梗死很小,lCT上不易显示,l可通过薄切片证实。

CWI的诊断主要依靠CT和临床症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能在未出现临床症状前发现脑分水岭区的缺血。积极治疗颈动脉疾病和心脏病将有助于减低CWI的发生率。CWI的治疗与一般脑梗死的治疗相似。至今,l对有关CWI的病因、i病理、i临床表现及CT改变都存在不同的看法,l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