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疾患会议111976年10月11辽宁11旅顺
(一)诊断依据
1.病史:i
(1)腹痛:i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绞痛、i胀痛,l可向右肩背放射。
(2)恶心呕吐:i在上腹痛后不久可出现口苦、i咽干,l吐物为胃内容或胆汁。
(3)寒热:i体温与炎症程度常成正比,l寒战高热往往是化脓性胆管炎表现。
(4)黄疸:i程度轻重不一,l多见于胆管结石。
(5)大小便:i尿少而黄,l大便常干结,l胆管完全梗阻者呈陶土样便。
(6)既往史:i反复发作或手术史。
2.体征:i
(1)一般情况:i注意有无休克、i脱水、i黄疸、i出血倾向、i神志状态等。
(2)舌苔、i脉象:i舌质微红到绛红,l舌苔从薄白到黄腻黄燥,l脉以弦滑或弦数多见。
(3)腹部检查:i右上腹或剑突下可有压痛、i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注意其范围大小,l有时触及肿大的胆脏和(或)肿大的胆囊。
3.化验及特殊检查:i
(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黄疸者尿胆红质常为阳性,l血清黄疸指数和胆红质升高,l有脱水休克者,l应查血电解质和二氧化碳结合力,l应同时做其他项目的肝功能检查。
(2)胆道造影:i急性症状消退后进行胆道造影,l常用口服法、i静脉法和口服静脉联合法造影,l根据需要开展经肝脏胆管造影术,l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
(3)超声波检查:i胆囊大小及收缩功能,l了解肝脏情况。
(4)十二指肠引流,l观察胆汁内有无虫卵、i脓细胞、i结晶、i结石残渣及细菌等。
(5)有关经穴的诊断。
(二)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
1.分类:i
(1)急性胆囊炎:i单纯性、i坏疽性和化脓性胆囊炎。
(2)伴并发症的急性胆囊炎:i胆囊穿孔、i胆汁性腹膜炎、i胆囊炎并发胰腺炎、i胆囊积水或积脓。
(3)胆石病:i胆囊、i胆管或肝胆结石。
(4)急性胆管炎:i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i胆囊炎并发胆管炎、i胆管炎并发肝脓肿。
(5)慢性胆囊炎。
2.中医辨证分型:i
气郁型:i症状较轻,l右上腹绞痛或钝痛,l可有口苦、i咽干。无寒热、i无黄疽、i舌苔薄或微黄、i脉弦。相当于不伴有明显梗阻与感染的胆囊或肝、i胆管结石及术后残余结合,l可伴有慢性胆囊炎。
湿热型:i症状重、i高热畏寒,l多有黄疸,l舌质红,l苔黄或厚腻,l脉弦滑或滑数。右上腹腹膜刺激症状明显,l有时可触到肿大的肝脏或肿大的胆囊。相当于急性胆囊炎、i胆管炎、i肝胆管结石,l有明显梗阻及感染者。
脓毒型:i除具有上述湿热型的症状与体征外,l右上腹腹膜炎的范围更为广泛。往往伴有神昏、i谵语、i血压低、i脉细数、i舌质红绛、i舌苔黄燥。此型相当于坏疸性化脓性胆囊炎、i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i胆汁性腹膜炎及中毒性休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