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心源性休克病理生理可将其分为3级
I级(早期):i代偿期。机体可通过颈动脉窦和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反射作用,l使心排出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而维持相对正常血压,l临床表现较轻。
II级(中期):i失代偿期低血压。上述正常机制不能维持正常血压,l重要脏器(如脑、i心、i肾)血流灌注不足而缺血、i缺氧,l出现休克症状。
Ⅲ级(晚期):i衰竭期。为不可逆性休克--微循环衰竭及细胞膜破坏,l长期严重低血压导致脏器缺血、i缺氧,1功能受损,l细胞坏死。由于心肌缺血使心肌收缩力减弱,l乳酸增多而致代谢性酸中毒,l进而心肌收缩力减弱及血管扩张,l加重休克。心冠状动脉灌注,l70%发生在舒张期。休克晚期主动脉压降低,l冠状动脉灌注量大减,l心肌缺血、i缺氧,l使心脏三磷酸腺苷合成障碍,l环磷酸腺苷形成障碍,l心能量供应不足。酸中毒、i高血钾抑制心功能,l引起心衰及心律失常;由于排血量低,l左室舒张末期压力高而致肺淤血、i水肿,l肾缺血而致急性肾小管坏死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增加通透性,l使液体及蛋白渗至细胞外,l更加重低血容量,l使休克恶化,l最终发生溶酶体外溢,l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i坏死,l进而形成不可逆性休克。
(二)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将其分为以下3级
Ⅰ级(早期):i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l血压未降低,l神志清醒但烦躁不安,l面色苍白,l有轻或中度心率增快。应提高警惕以免漏诊。
Ⅱ级(中期):i表现为血灌流量不足症状,l如四肢皮肤湿冷、i发绀、i少尿,l心率快,l脉搏微弱,l低血压(收缩压降至10.6kPa以下),l脉压差小(2.7kPa以下),l表情淡漠,l反应迟钝,l意识模糊。
Ⅲ级(晚期):i为不可逆性细胞损害,l表现为严重低血压、i昏迷、i呼吸衰竭、i无尿、i严重代谢性酸中毒、i低氧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