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分期

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

1995年1庐山

1.修订诊断标准的说明11111978年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在天津主持召开了全国ARDS专题讨论会,l结合国外诊断标准制定了我国最早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试行诊断标准。以后的17年至今,l国外Shoemaker(1985年)、iBrandstetter(1986年)、iCryer(1989年)等,l国内全国第二次ARDS研讨会(1988年)、i全国呼吸衰竭学术研讨(1995年4月)相继修订了ARDS的诊断标准,l这些标准各有特点。

但从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发展的现状出发,lARDS诊断标准的制定不能过严,l也不能过宽。要求高级医院及基层医院都能掌握应用,l对先兆早期患者不能漏诊,l及时治疗,l改善预后。为此,l1995年重修ARDS分期诊断标准如下:i

2.1995年重修ARDS分期诊断标准

(1)有诱发ARDS的原发病因。

(2)先兆期ARDS的诊断应具备下述5项中的3项:i

1)呼吸频率20—25次/分。

2)(FiO20.21)PaO2≤9.3tkPa(≤70mmHg),l>7.98kPa(>60mmHg)。

3)PaO2/FiO2>139.90kPa(≥300mmHg)。

4)P(A-a)DO2(FiO21.0)3.32—6.65kPa(25—50mmHg)。

5)胸片正常。

(3)早期ARDS的诊断应具备6项中的3项。

1)呼吸频率>28次/分。

2)(FiO20.21)PaO2≤7.90kPa(≤60mmHg),l>6.60kPa(>50mmHg)。

3)PhCO2<4.65kPa(<35mmHg)。

4)PaO2/FiO2≤39.90kPa(≤300mmHg),l>26.60kPa(>200mmHg)。

5)(FiO21.0)P(A-a)DO2>13.30kPa(>100mmHg),l>26.60kPa(<200mmHg)。

6)胸片示肺泡无实变或实变≤1/2肺野。

(4)晚期ARDS的诊断应具备下述6项中的3项:i

1)呼吸窘迫,l频率>28次/分。

2)(FiO20.21)PaO2≤6.60kPa(≤50mmHg)。

3)PaCO2>5.98kPa(>45mmHg)。

4)PaCO2/FiO2≤26.60kPa(≤200mmHg)。

5)(FiO21.0)P(A-a)DO2>26.60kPa(>200mmHg)。

6)胸片示肺泡实变≥1/2肺野。

i

[1]当今国內应用可测数据机械通气尚未普及,l故应、i用扒械通气时,l方能测定的肺顺应性及PEEP压力值,l不予采用。需用右心导管才能准确测定的分流量(Qs/qt)也不予采用。P(A-a)DO2虽是计算值,l因ARDS主要是换气功能障碍,l它是确定换气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l且能较准确地换算。故予采用。

[2]结合APACHEIII危重病评分系统,l可以较精确地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