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三)

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2004年修订稿)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流感的主要依据之一,l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不难诊断,l但在流行初期,l散发或轻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困难。确诊往往需要实验室检查。主要诊断依据如下。

1.流行病学史11在流行季节,l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i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2.临床症状11急性起病,l畏寒、i高热、i头痛、i头晕、i全身酸痛、i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i流涕、i流泪、i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l伴有腹痛、i腹胀、i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l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i气管、i支气管炎,l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l新生儿流感虽少见,l但一旦发生常呈败血症表现,l如嗜睡、i拒奶、i呼吸暂停等,l常伴有肺炎,l病死率高。

3.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l淋巴细胞相对增加,l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胸部影像学检查:i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l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3)病毒特异抗原及其基因检查:i取患者呼吸道标本或肺标本,l采用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i乙型流感病毒型特异的核蛋白(NP)或基质蛋白(M1)及亚型特异的血凝素蛋白。还可用反转录2聚合酶链反应(RT2PCR)11检测编码上述蛋白的特异基因片段。

(4)病毒分离:i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i口腔含漱液、i气管吸出物)或肺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

(5)通过增殖将第(4)项中采集的标本接种到马达犬肾(MDCK)细胞过夜增殖后,l进行第(3)项中有关检查。

(6)血清学检查;急性期(发病后7天内采集)和恢复期(间隔2~3周采集)双份血清进行抗体测定。后者抗体滴度与前者相比有4倍或以上升高,l有助于确诊和回顾性诊断[注:i测H5亚型病毒株抗体需用微量中和实验或特异性高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微量中和实验需在生物科学实验室3(BSL3)实验室内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离与传代也需在BSL3实验室内进行]。

4.诊断分类

(1)疑似病例:i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

(2)确诊病例:i满足疑似病例标准,l同时实验室检查符合上述第(3)或(4)或(5)或(6)中任何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