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d于1978年首先使用这一病名,l因近年来美国年轻妇女惯用吸水性月经栓,l常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发生一种似猩红热样皮疹。高热,l低血压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l美国于1981年10月特为此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现世界各地均有报告,l儿童亦不少见。发病机制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一种类似内毒素的TSST-1而引发SS。诊断指标为:i
(1)体温≥38.9℃。
(2)弥漫性斑疹样红皮病。
(3)病后1~2周有皮肤脱屑,l掌跖脱皮。
(4)血压低于正常或坐位时有眩晕、i晕厥。
(5)导致多系统损伤,l即吐、i泻、i严重肌痛或1CPK升高,l阴道、i口咽及结膜充血。肾损伤有BUN或Cr高于正常两倍,l或尿WBC≥5/Hp,l肝损伤有胆红质,lSGOT、iSGPT高于正常两倍,l血液系统有血小板≤100×109/L,l无发热及低血压时的定向力丧失及其他神志改变。
(6)血、i咽、i脑脊液培养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l应无其他细菌生长。
(7)能除外麻疹、i钩端螺旋体病及洛杉矶热等。病理改变主要是皮肤、i黏膜有充血水肿、i炎症细胞浸润以及有关脏器组织坏死。治疗主要是抗菌及对症治疗,l但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