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11WS2115-20011.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i临床症状、i体征及特异性血清学检查结果对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进行临床诊断,l根据立克次体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确诊诊断。
2.诊断标准
(1)流行性斑疹伤寒。
1)流行病学:i冬春季发病,l有衣虱感染史。
2)临床症状;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突发高热并伴有剧烈头痛。
3)体征:i起病4~7天,l80%以上的病人出现皮疹,l初为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l直径2~5mm,l大小,l压之褪色;一周后皮疹变为暗红或紫瘢样皮损,l压之不褪色,l约1~2周内消退,l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皮疹常初发于躯干上部,l24h内扩展至背腹四肢等处.重症者还出现神志迟钝、i谵妄、i狂躁或脑膜刺激症状。
4)实验室诊断
A.血清学诊断
a.室温微量补体结合试验(CF):i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高于莫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定2倍以上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诊断滴度(≥1:i8为阳性、i≥l:i32为诊断滴度):i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
b.微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MIcro-IF):i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高于莫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诊断滴度(IgM≥1:i16,lIgG≥1:i80为阳性;IgM≥l:i32,l1IgG≥1:i320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
c.外斐氏反应(weIl-FelIx):i变型杆菌0X19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诊断滴度(≥1:i160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不能区分普氏立克次体和莫氏立克次体)。
B.病原学诊断:i从发热期患者采取的血标本中分离出普氏立克次体或从发热期患者采取的血标本中检出普氏立克次体特异的DNA片段(有条件者可作)。
疑似病例11具备2(1)1)和2(1)2)
临床诊断11疑似病例加2(1)3)+3(1)4)A.项a、ib、ia+c、ib+c中任何一项。
确诊诊断11临床诊断加2(1)4)B项中任何一项。
(2)地方性斑疹伤寒
1)流行病学;多于秋冬季发生,l但在温带、i亚热带地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l有与家鼠接触史或居住场所有大量家鼠与跳蚤或家有宠物。
2)临床症状;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突发性持续性发热,l有剧烈的头痛。
3)体征:i发热,l一般在38~40℃,l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l头痛并多伴有眼眶后痛,l皮疹较少或不明显,l神经系统症状常不明显。
4)实验室诊断
A.血清学诊断
a.室温微量补体结合试验(CF):i莫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诊断滴度(≥l:i8为阳性、i≥1:i32为诊断滴度),l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
b.微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MIcro-IF):i莫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普氏立克次体血清抗体滴度2倍以上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诊断滴度(IgM≥1:16,lIgG≥1:80为阳性;IgM≥1;34.IgG≥1:i320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
c.外斐反应(WeIl-FelIx):i变型杆菌OXl9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诊断滴度(≥1:i160为诊断滴度;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不能区分普氏立克次体和莫氏立克次体)。
B.病原学诊断:i从发热期患者采取的血标本中分离出莫氏立克次体或从发热期患者采取的血标本中检出莫氏立克次体特异的DNA片段(有条件者可作)。
疑似病例11具备2(2)1)和2(2)2)。
临床诊断11疑似病例如2(2)3)加13(2)4)A。项a、ib、ic中任何一项。
确诊诊断11临床诊断加2(2)4)B项中任何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