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暑的分型

小儿中暑与成人中暑不同,l年龄愈幼,l其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亦愈复杂。为便于明确小儿中暑的概念,l有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l建议将小儿中暑分为二类:i一是婴儿中暑;二是年长儿中暑。后者病因与临床表现接近于成人,l多发生于炎热季节;前者病因和临床表现与成人迥异,l多发生于寒冷季节,l夏日罕见。

1.婴儿中暑11婴儿中暑可见于如下两种情况。

(1)婴儿闷热综合征(IMS):i常发生在6个月以内婴儿,l集中在农村。由于过厚衣被盖没头脸部或紧拥于哺乳母亲怀中,l保暖过度与严重缺氧是发病两大因素,l由此引起高热、i缺氧、i大汗淋漓、i脱水、i休克、i抽搐、i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l可在短时间内呈垂危状态。

(2)婴幼儿捂热综合征:i与婴儿IMS在病因、i发病经过、i病理生理、i症状与血生化改变等,l均有差异。一般文献均将两者混为一谈。捂热综合征可发生于新生儿、i婴儿、i幼儿,l病因仅有衣盖过暖而无缺氧窒息,l起病相对较缓,l发病时间可达数小时至数天。临床表现有高热、i出汗、i呼吸加快、i心率加速,l易激惹,l烦躁或嗜睡,l可出现痉挛、i惊厥。

2.年长儿中暑11多在高温高湿环境中,l或在烈日下直接曝晒时间过长,l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失控,l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神经系统损害等一系列症状,l此即为中暑。年长儿中暑临床上可见下列各型。

(1)超高热型:i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出现超高热。一是在高湿闷热环境下突然发生高热。一是在急性感染情况下,l对高热的护理不当,l采用增加衣被使之发汗以求达到“退热”目的,l结果反使热度急剧升高,l体温可达40℃以上,l这一类患儿可表现为无汗、i皮肤干燥灼热,l并有烦躁、i寒战、i苍白。心跳呼吸加速,l甚至出现痉挛或惊厥,l进入昏迷状态。

(2)热衰竭型:i主要表现为头晕、i头痛、i恶心呕吐,l腹痛,l面色苍白,l乏力及肌肉痉挛、i意识淡漠、i运动失调,l可出现晕厥,l由于高热,l大量出汗。体液中水与氯化钠大量丧失,l呈现严重脱水征,l尿少、i舌干,l脉搏细速、i血压下降,l迅速发生虚脱或休克。可先后并发DIC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上述两型可以相互转换:i可以单独表现高热无汗,l也可高热大汗后排汗停止,l使体温再度升高。也可混合交叉出现,l使病情复杂化。

(3)热痉挛型:i由于出汗丧失大量氯化钠而又未及时补充时,l引起肌肉(腓肠肌)疼痛及痉挛。

引自i

Bacon1C.1997.Heat-stroke1in1well-wrapped1in1fant.Lancet,l81113:i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