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112003年泄泻是因外感时邪,l或内伤乳食而致大便次数增多,l粪质稀薄或如水样的疾病,l如病久不愈,l常可导致疳证。
1.诊断依据
(1)大便次数增多,l每日3~5次,l多达10次以上,l呈淡黄色,l如蛋花汤样,l或色褐而臭,l可有少量黏液,l或伴有恶心,l呕吐,l腹痛,l发热,l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l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3)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l可见小便短少,l体温升高,l烦渴神萎。皮肤干瘪,l囟门凹陷,l眼窝下陷,l啼哭无泪,l口唇樱红,l呼吸深长,l腹胀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l少量红细胞、i白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l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
(6)重症腹泻有脱水、i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证候分类
(1)伤食泻:i大便酸臭,l状如败卵,l腹部胀满,l口臭纳呆,l泻前腹痛哭闹,l多伴恶心呕吐。舌质红,l舌苔厚腻,l脉滑有力。
(2)风寒泻:i大便色淡,l带有泡沫,l无明显臭气,l腹痛肠鸣,l或伴鼻塞,l流涕,l身热。舌淡,l舌苔白腻,l脉滑有力。
(3)湿热泻:i泻如水样,l每日数次或数十次,l色褐而臭,l可有黏液,l肛门灼热,l小便短赤,l发热口渴。舌质红,l舌苔黄腻,l脉数。
(4)寒湿泻:i大便每日数次或数十次。色较淡,l可伴有少量黏液,l无臭气,l不渴或渴不欲饮,l腹满。舌苔白腻,l脉濡。
(5)脾虚泻:i久泻不止,l或反复发作,l大便稀薄,l或呈水样,l带有奶辦或不消化食物残渣,l神疲纳呆,l面色少华。舌偏淡,l舌苔薄腻,l脉弱无力。
(6)脾肾阳虚泻:i大便稀溏,l完谷不化,l形体消瘦,l或面目虚浮,l四肢欠温。舌淡,l舌苔白,l脉细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