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11995年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l因暑热侵袭,l致邪热内郁,l体温调节功能失常,l所发生的急性病变。
1.诊断依据
(1)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全身乏力,l头昏肢倦,l胸闷恶心,l口渴多汗等症。如离开高温环境,l休息后可恢复正常,l为先兆中暑。
(2)面色潮红,l胸闷烦躁,l皮肤干燥,l呼吸急促,l大量汗出,l恶心呕吐,l面色苍白,l血压下降,l为轻度中暑。
(3)上述症状持续不解,l继现汗闭高热,l头痛呕吐,l神昏肢厥,l或肢体痉挛抽搐等症,l为重症中暑。
(4)多有夏季暴晒或高温环境下体力劳动、i长途行走、i田间作业史。年老、i产妇、i慢性体弱病员可在通风不良及过度疲劳、i过量饮酒等情况下发生。
2.证候分类
(1)阳暑:i头晕头痛,l心烦胸闷,l口渴多饮,l全身疲软,l汗多,l发热,l面红。舌红,l苔黄,l脉浮数。
(2)阴暑:i精神衰惫,l肢体困倦,l头昏嗜睡,l胸闷不畅,l多汗肢冷,l微有畏寒,l恶心欲吐,l渴不欲饮。舌淡,l苔薄腻,l脉濡细。
(3)暑厥:i昏倒不省人事,l手足痉挛,l高热无汗,l体若燔炭,l烦躁不安,l胸闷气促,l或小便失禁。舌红,l苔燥无津,l脉细促。
(4)暑风:i高热神昏,l手足抽搐,l角弓反张,l牙关紧闭,l皮肤干燥,l唇甲青紫。舌红绛,l脉细弦紧或脉伏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