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11987年9月1成都
(一)主要指标
1.食欲不振。
2.大便失调(包括泄泻,l大便虽成形,l次数增多或大便难解)。
3.面色萎黄少华。
4.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同性别人平均值10%)。
5.舌质淡,l苔薄白。
(二)次要指标
1.肢倦乏力。
2.腹胀。
3.浮肿(轻度)。
4.贫血(轻度)。
5.口流清涎。
6.睡露睛或多汗。
7.脉细弱、i无力、i指纹淡(3岁以下)。
8.尿木糖排泄率低于正常。
9.唾液淀粉酶酸负荷实验低下。
1O.血清胃泌素低下。
(三)其他实验参考指标
1.尿淀粉酶测定降低。
2.小肠氨基酸吸收功能试验降低。
3.基础代谢率降低。
4.玫瑰花试验低于正常值。
5.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
6.肌电检查显示肌纤维的兴奋功能低下。
(四)诊断标准
凡符合主要指标4项或主要指标两项加次要指标两项均可诊断脾虚证。
说明:i在上述脾虚诊断标准基础上具体分型如下:i
(1)脾阳虚:i主要指标:i畏寒、i四肢不温、i完谷不化。
(2)脾胃阴虚:i大便于结,l舌质嫩红,l少苔,l喜冷饮为主要指标。
(3)脾气下陷:i以脱肛或内脏下垂为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