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特点
胆结石与胆囊炎可发生于妊娠期任何阶段,l相对而言,l发生在妊娠晚期及产褥期者,l比妊娠早期、i中期为多。其临床表现特点是:i
1.腹痛11多在右上腹部,l少数见于上腹部正中或剑突下。常于脂肪餐、i饮食或过度疲劳后突然发作。因结石梗阻引起的典型疼痛为阵发性绞痛,l系因胆囊剧烈收缩所致,l常发生于夜间,l多放射至右肩部、i右肩胛下角或右腰部,l少数可放射至左肩。疼痛逐渐加重至难以忍受的程度,l令病人坐卧不安,l面色苍白,l待结石退回或排出后可稍缓解。化脓性胆囊炎累及浆膜层和腹膜后,l腹痛转而呈持续性加剧状态。
2.恶心、i呕吐11约70%~90%病人有恶心、i呕吐,l多系局部病变反射引起。若频繁发作,l提示为结石所致。
3.寒战、i发热11约80%病人有此症状,l其程度与炎症范围及病情发展有关.若寒战剧烈,l伴弛张型高热,l提示有化脓性胆管炎,l重者可伴有感染性休克、i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4.黄疽11约25%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出现黄疸,l血胆红素值升高,l乃由结石、i炎症、iOddi括约肌痉挛引起。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l多有黄疸,l于高热后出现。肝内梗阻型可无黄疸,l但易发生胆管周围炎、i肝脓肿、i败血症等,l抗菌药物也难进入胆系。
5.休克11严重感染或治疗不及时,l可出现感染性休克、i多脏器功能衰竭、i昏迷甚至死亡。
6.腹部体征11右上腹部膨隆,l腹式呼吸受限,l右上腹部有压痛、i右季肋部有叩击痛,l墨菲征阳性。胆囊坏死、i穿孔、i并发腹膜炎或坏死性胰腺炎时,l有腹肌紧张、i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炎性肿大胆囊,l与邻近网膜粘连,l或脓肿形成时,l在发作48h后,l可摸到有压痛的肿块。妊娠晚期,l病变部位受增大的子宫及子宫收缩所掩盖,l腹部体征可不典型。、i受腹腔内炎症刺激,l可引起子宫收缩,l促使流产或早产。高热及感染可致胎儿缺氧,l发生宫内窘迫或胎死宫内。
7.实验室检查11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阳性,l血清胆红素、i直接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血清淀粉酶>5001Sornogyi单位时示并发急性胰腺炎。血或胆道穿刺液细菌培养阳性。严重感染时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i低血钾、i尿蛋白、i尿素氮升高及肝功能减退等。
诊断要点
根据典型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l过去有胆绞痛病史等,l可以诊断。下列特殊检查方法,l有助确诊:i
1.B超检查11B超检查在胆道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作用。B超检查可以显示胆囊外形和大小,l有无畸形、i结石、i炎症及肿瘤等,l还能探测肝外胆管及其分支,l查明有无胆管扩张、i阻塞,l提示阻塞的原因。
B超检查简单易行,l无害,l是常用的检查手段。但有时受肠内气体干扰。检查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胆道结石的存在。
2.逆行胰胆管造影11此项检查系经纤维十二指肠镜进行。可提示梗阻部位及病变性质,l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为2.15%,l其中胆管炎致败血症可以致命,l故多在缓解期施行,l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作此项检查,l必须同时做引流。妊娠中、i晚期子宫明显增大时,l检查有困难。
3.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11此法操作较简单,l并发症少,l胆系显影成功率高,l影像清晰完整,l结石诊断率高。还可对急性胆道病患者作引流或术前减压,l使症状缓解,l以便择期手术。子宫过大时操作也有困难。
4.胆道闪烁显像术11常选用99m1Tc—HIDA(二甲基亚胺二乙酸),l正常人静脉注射后15~30min,l肝、i胆道、i十二指肠清晰显像。如注射后2h内不显影,l可注射胆囊收缩素后30min再注药,l仍不显影证明胆囊管阻塞,l存在急性胆囊炎,l其诊断准确率,l文献报道高低不一。
最后3项检查必须具备条件,l且于子宫不过大时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