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狭窄的标准

目前有关骨盆狭窄程度的划分尚无统一的标准,l主要是对测量骨盆的方法上意见不一致。骨盆的测量可以有3种方法,l即临床测量、iX线测量以及超声测量。由于X线可能对胎儿产生危害,l目前多数人不主张用X线测量骨盆,l至少不应常规应用。超声测量尚处于探索阶段,l故临床测量仍然是衡量骨盆大小的主要方法。外测量因受骨质厚薄的影响,l故有时须加以校正,l特别是骨盆人口面的骶耻外径受骨质的影响最大,l故应做手腕围测量,l了解骨质的厚薄加以校正,l或以内测量对角径(不受骨质增厚的影响)加以核对。

骨盆狭窄一般分为3级:i

Ⅰ级:i临界性狭窄,l即径线处临界值(正常与异常值之交界),l需谨慎观察此类产妇的产程,l但绝大多数病例可自然分娩。

Ⅱ级;相对性狭窄,l包括的范围较广,l分轻、i中及重度狭窄3种,l此类病例需经过一定的时间的试产后才能决定是否可能由阴道分娩,l重度狭窄时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极少。

Ⅲ级:i绝对性狭窄,l无阴道分娩的可能,l必须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1.入口平面狭窄11按骶耻外径(外结合径)、i入口平面前后径(真结合径)及对角径的长短可将人口平面狭窄分为3级(见下表):i

2.中骨盆狭窄11按坐骨棘间径、i坐骨棘间径+后矢状径及中骨盆前后径的长度可将中骨盆狭窄分为3级(见下表):i坐骨棘间径及后矢状径均需X线摄片测量,l而中骨盆前后径尚可经阴道检查测定(内测量)。

3.出口平面狭窄11骨盆出口的径线中以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的临床意义最大,l而前者更为重要。如坐骨结节间径较短,l耻骨弓角度变锐,l出口面前部可利用的面积即减少,l如后矢状径有足够的长度,l可以补偿坐骨结节间径之不足,l胎儿仍有可能娩出。但若坐骨结节间径过于短小(≤6cm)时,l即使后矢状径再大也无法补偿。对出口面狭窄的分级,l除需测量坐骨结节间径、i坐骨结节间径+后矢状径外,l还应参考出口面前后径的大小。出口面前后径则为耻骨联合下至骶尾关节之直线距离,l也是胎头必须通过的出口径线,l若此径短小时,l胎头常需处于枕横位以双顶径通过此径线。正常值为11.8cm,l最短也不能少于10cm。

出口平面狭窄可以坐骨结节间径、i坐骨结节间径+后矢状径及出口前后径的长短分为3级(见下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