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病因分类。Kanis认为骨质疏松症可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发生,l因此,l很难提出正确的分类,l根据主要原因分类可能更为实用,l例如;
l.性腺功能低下性骨丢失11包括绝经后及所有性腺功能低下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1)女性的原因:i自然绝经(特别是40岁之前的过早绝经),l双侧卵巢切除术后;子宫切除及输卵管结扎术(影响卵巢的血循环时),l初潮过晚,l神经性厌食症及其他原因的体重下降,l运动引起的闭经及化疗等。
(2)男性的原因:i类无睾症(ennuchoidism),l皋九切除术后(orchiectomy),l曲细精管发育不全(klinefeher1syndrome),l先天性嗅觉丧失一性幼稚综合征(kallmann1syndrome),l青春前去睾综合征(pre-pubertal1castration1syndrome),l青春期延迟.
(3)男女两性共有的原因:i血色素沉着病(haemochromatosis),l慢性营养不良,l性腺发育不良,l应用GnRHa,l慢性肝病,l性腺照射之后,l垂体疾病。
2.退化性骨丢失(involutional1bone1loss)11指男女两性中年龄相关的骨丢失,l发生于老年人。
3.营养原因
(1)钙摄入量低:i低钙摄入加速绝经后的骨丢失,l药物剂量的钙能延缓绝经后的骨丢失率,l因而认为骨质疏松症是钙缺乏疾病。但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在高钙摄人国家较高,l如Scandinavia及Hol1and。而低钙摄入国家的髋部骨折发生率反而较低,l因而钙不能改变骨质疏松症的自然过程,l也不说明高钙摄入会引起骨质疏松症。但补钙确能降低骨丢失,l正如青霉素可以控制炎症一样(Kanis,l1994)。
(2)维生素D摄入量低:i长期维生素D缺乏引起骨软化症,l可以合并骨质疏松症。进行性的骨矿化不足使骨的机械应力降低,l增加骨折危险。绝经并不伴有维生素D代谢障碍。但老年人因食入不足或接触日光少,l常常伴有维生素D不足。
(3)营养不足或摄入蛋白质过多、i高磷及高钠饮食(影响肠钙吸收)、i大量饮酒、i过量咖啡等均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4.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1)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i因骨吸收增加而使骨量丢失过度发生骨质疏松症。女性易发生,l绝经后也可短期出现,l提示雌、i孕激素撤退可能是其发展的因素,l雌、i孕激素补充治疗可降低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绝经后妇女的血清钙水平,l这是由于性腺类固醇对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的影响,l还是对骨骼的影响尚不清楚。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i因骨转换加速引起骨丢失过度。老年人的症状常常不明显,l需测定甲状腺功能方能排除。
(3)糖尿病(diabetes1mellitus)。
(4)库欣综合征。
5.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11包括糖皮质激素、i甲状腺素、i抗癫痫药物、i肝素、i锂、i化疗药物,l1GnRH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