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牙周病学会12000年1月
1.定义11已知有不少全身因素可以影响牙周组织和(或)其治疗。当患者的炎症或牙周破坏较重而与局部刺激因素不成比例时,l应怀疑其是否有全身因素。医师应具备关于可能作为牙周病促进因子的全身疾病及药物的知识,l并了解如何评估这些因素的步骤。治疗计划也可能基于患者的全身岗而加以调整。牙周微生物可能成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源,l因而,l此种感染亦可影响全身健康。
2.判断患者
(1)应按“牙周全面检查”(见牙周检查)的要求进行全面检查。
(2)找出提示有全身疾病的情况:i
A.行动不便或缺陷。
B.有口干、i皮肤黏膜病变、i牙龈肥大过长、i过度牙龈出血或其他可疑的未得到控制的全身疾病。
C.使用药物治疗。
D.吸烟、i化学药物依赖或其他成瘾性习惯。
E.近期或慢性疾病中。
F.心理/情绪因素。
G.家族性疾病史。
(3)做恰当的实验室检查。
(4)转诊或请其他医生会诊,l必要时有书面意见。
3.治疗目标(略)。
4.治疗中应考虑的问题(略)。
5.代谢情况(略)。
6.糖尿病11未被诊断或未经控制的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特别易感牙周病。相反,l已被完善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能够保持牙周健康,l并对牙周治疗反应良好。
7.妊娠11女性患者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改变牙周健康状况,l在青春期、i月经期、i妊娠或绝经期均可发生。口服避孕药者也可发生,l最突出的改变发生在妊娠期。
8.药物引起的疾病11药物可以成为牙周病的促进因素,l抗癫痫药、i钙通道拮抗剂和环孢素可能与牙龈过长有关,l口服避孕药可改变牙龈组织。此外,l药物还可导致口干、i骨质疏松、i苔藓样反应和其他过敏性反应。
9.血液疾病/白血病11出血性牙龈肥大伴(或不伴)坏死,l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早期表现。慢性白血病患者可有类似表现,l但程度较轻。化疗或骨髓移植也可对牙龈有不良作用。
10.免疫系统疾病11有免疫系统疾病者,l其牙周病可能较严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可能有特别严重类型的牙周病。艾滋病患者的坏死性牙周病的发生率可能增高。一些接受器官移植、i正在进行癌症治疗或患某些自身免疫疾病者,l可能服用免疫抑制剂,l对此类患者的牙周治疗应有特殊考虑。
引自:i
J1Periodontol.2000,l71:i87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