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

《中华口腔科杂志》编辑委员会11983年12月12~14日11南宁

《中华口腔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予1983年12月12~14日在南宁市召开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专题座谈会。会上集中讨论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i命名、i诊断和分类等。现就会议所讨论的情况分述如下:i

(一)病因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l至今还不完全清楚。与会代表认为它可由精神、i肌肉、i颌、i发育畸形等多种因素引起,l其中颌因素是常见的重要病因之一。罗宗赉教授在谈到国内外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i诊断、i治疗等认识时,l强调颌因素是其重要病因之一,l颌治疗是一个重要治疗方法。颌因素可造成颞下颌关节各种病变。由于病因和疾病本身的复杂性,l对此综合征不仅应着眼于口颌系统的症状,l而且还应注意与眼、i耳及其他系统相关症状的联系。

邹兆菊教授根据多年临床及X线观察,l论述了两侧关节结构发育不对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潜在病因之一。

王惠芸教授论证了颌、i肌肉、i颞下颌关节间的相互关系,l谈到通过对猴子颌因素与下颌运动异常的实验研究,l提出了髁突、i关节结节磨损的器质病变,l主要由磨牙症及后牙缺失等颌障碍引起。颌因素常在一定精神因素及其他病因的诱发下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北京医学院、i湖北医学院等代表在发言中谈到,l某些错颌畸形确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l特别是限制下颌前伸和侧方运动的错颌,l如前牙闭锁颌、i深覆颌等。另外,l颌的微小创伤、i正中关系到正中颌位间的颌干扰、i下颌运动中的颌干扰等,l都是引起颞下颌关系紊乱综合征的颌因素。代表们认为颌因素的检查确定,l应在咀嚼肌正常功能状态下进行。

(二)命名、i诊断和分类

1.命名11有的代表提出不同的命名,l经大会讨论,l多数代表认为目前仍宜沿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这一名称。

2.检查方法11与会代表认为除全面的口颌系统检查外,l薛氏位平片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一种X线检查方法,l必要时可补做经咽侧位和关节体层摄影X线检查。

邹兆菊教授论述了X线检查,l尤其是关节造影检查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重要价值,l认为关节造影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l有力地推动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川医学院代表介绍了采用关节内镜观察关节内部结构改变的研究,l认为可以发现关节内某些器质性病变。

上海第二医学院、i首都医学院、i山东医学院及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代表介绍了肌电图的研究情况,l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咀嚼肌功能紊乱的肌电改变进行了探讨,l初步认为,l其肌电改变反映了神经反射通路中有异常改变(SP段延长),l或存在周围神经支病损。

3.诊断分类11北京医学院代表提出如下诊断分类标准。

第一类:i咀嚼肌功能紊乱,l实际为关节外疾患。

第二类:i关节结构紊乱。X线片检查无骨质改变,l但存在关节结构关系的异常改变,l包括各种关节盘移位、i关节囊扩张及关节盘各韧带松弛等,l通过关节造影可以显示出。病程迁延者,l髁突和关节盘在组织病理学上均表现为早期的退行性改变。

第三类:i器质性改变。X线片检查有骨质改变及(或)造影检查有上下腔穿通。按骨质改变发展过程分为4期,l各期中均可有上下腔穿通发生,l但也可在疾病发展过程始终出现上下腔穿通。关节盘早期的病理改变为关节盘移位,l而关节盘穿孔前改变和上下腔穿通为盘移位的发展和结局。此类实质为关节内长期、i持续性微小创伤而致的继发性退行性关节病。

多数与会代表对上述分类未提出异议。

4.鉴别诊断11罗宗赉、i邹兆菊教授及其他与会代表强调了本病在临床诊断中,l应注意与风湿、i类风湿性关节炎、i原发性骨关节病、i肿瘤等疾患相鉴别,l而进行不同的治疗。

(三)治疗(略)

(四)关于医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朱希涛教授在会上提出关于医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问题。代表们认为不正确的调颌、i不良修复体、i不恰当的正畸治疗引起的颌不平衡,l治疗中开口过大、i过久,l均可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代表中的正畸医师提出,l在一些不当的正畸治疗中,l特别是矫治错颌,l只考虑前牙排齐,l而不考虑全口牙颌的平衡;矫治设计中支抗原则的应用失误,l出现支抗后牙的移位,l而致后牙颌关系的紊乱是医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代表们一致认为,l这应引起口腔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